第149章九部尚书
“世子,九部尚书的名单都已擬好,请您过目。”
曹轩缓缓接过名单,他垂眸扫过榜首那行小字,只见户部尚书一栏填的是“枣祗”二字。
也许后世有许多人不知道枣祗是谁,但在这个时代,枣祗绝对是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
因为曹操赖以生存的屯由制便是由他一手创建的。
“不错,枣祗確实是一个合適的人选。
但任峻为户部右侍郎,岂不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依我看,户部留枣祗一人即可,任峻调任工部尚书吧。”曹轩缓缓回道。
“诺,世子。”伏完恭敬的回道。
“兵部尚书也不必由郭军师担任了,军师身体不好,我怕他被这些繁琐政务给压垮了,让程昱来吧。”曹轩继续说道。
“启稟世子,郭军师作为魏王的谋主,若是閒置,恐怕军中將领多有不服,亦会寒了谋士们的心。”庞统低声劝道。
曹轩轻笑一声道:“放心吧,军师才华横溢,我怎会弃而不用?
我决定在五军都督府设立一处参谋处,这从一品的参谋长一职便由军师来担任吧。”
“世子英明。”庞统拱手回道。
“参谋长之职,非止运筹惟。
官渡之战时,军师曾在济水大营绘製《粮道险易图》,轩想让军师將此等细务制度化,各军军械损耗清册、甚至马料配比数据,都需经参谋处核验方能呈递都督府。”
“哈哈,如世子所言,这个位置非奉孝莫属了。”荀或大笑道。
“令君所言甚是。
对了,这个卫凯是何人啊?轩怎么没听过?”曹轩缓缓问道。
“在文和去关中之前,镇抚关中的正是此人,此人擅长经济之道,曾提出货幣改革与盐铁官营建议。
任职关中期间,更是通过设立“司隶校尉”等机构,整顿户籍、恢復生產,使因战乱残破的关中逐步恢復元气。”荀或对答如流道。
“如此良臣,朝廷怎会弃而不用?”曹轩皱著眉头问道。
荀彧乾咳一声道:“此人是蔡夫人第一任丈夫卫仲道的同族,蔡夫人归汉后,想去拜祭亡夫,
却被此人给拒之门外了,结果惹怒了魏王,才被罢官免职的。”
“哼,迁腐。
虽说如此,但瑕不掩瑜,可堪一用。”曹轩冷哼一声道。
“世子英明,这用人之道首在用才,至於其它的都可以先往后放一下。”伏完諂媚的回道。
“伏相言之有理。
礼部尚书由陈群担任,並无不妥;刑部尚书由毛阶担任,也甚是合適。
只是剩下三部为何空著?还有御史大夫一职为何有两个人选?”曹轩不悦的问道。
伏完连忙回道:“吏部乃九部尚书之首,主管人才选拔、吏治管理等,关乎朝廷根基,天下贤才尽由此门而入。
世子明鑑,此职若用人得当,可使朝堂气象一新;若稍有差池,则恐致纲纪紊乱。
吾等不敢自专,还请世子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