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殿试已毕,士子答卷已送入宫中。”一名心腹低声禀报。
欧阳之端坐案前,神色平静,缓缓道:“天子亲自批阅,恐怕三日后便有结果。你去打探,陛下对哪些答卷颇为赞赏。”
“是。”心腹应声而去。
欧阳之目光微沉,心中已有盘算。他知道,天子虽已对宁党生疑,但尚未彻底决断。若能借此次殿试之机,扶植一批新进士子,便可逐步削弱宁党势力,为将来铺路。
夜深,欧阳之独坐书房,烛火摇曳,映照着他深沉的面容。
“这场棋,才刚刚开始。”他低声道,目光幽深。
三日后,天子召见群臣,宣布殿试结果。
殿中,士子名次揭晓,前十之中,竟有三人出自欧阳之门下旧识。宁珩面色微变,欧阳之却神色自若,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欧阳之。”天子忽然开口,“你门下弟子,果然才学出众,朕甚为欣慰。”
欧阳之躬身谢恩:“陛下谬赞,臣不敢居功,只愿为陛下遴选贤才。”
天子微微一笑,目光却在宁珩身上停留片刻,意味深长。
朝会之后,宁珩回到府中,心中已然明白??欧阳之,已然成为天子手中的一枚棋子,而他,必须更加小心。
夜深,宁府书房内,烛火摇曳。
“大人,属下已查明,欧阳之此次扶持的士子,皆与他有旧交,其中一人,更是其旧日同窗之子。”幕僚低声禀报。
宁珩沉思良久,缓缓道:“欧阳之此举,意在布局。他不结党,却以门生为羽翼,借天子之手,逐步掌控朝局。”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幕僚焦急问道。
宁珩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向远方的宫墙,语气低沉:“静观其变,等待时机。天子虽信任欧阳之,但他终究只是臣子。若欧阳之太过张扬,天子亦未必容他。”
幕僚点头,不再多言。
数日后,天子召见欧阳之,命其主持殿试阅卷,并赐其紫袍加身,位列九卿之列。
欧阳之地位骤升,朝中震动。
宁珩站在朝堂之上,看着欧阳之身披紫袍,缓步上殿,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朝局已变,而他,必须重新布局。
夜深,宁府书房内,宁珩提笔写下一封密信,送往边关。
“若朝局难稳,便只能借外力以制衡。”
他放下笔,目光坚定。
这场朝堂之争,远未结束。
而他,宁珩,也绝不会轻易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