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相国在上 > 088不虚此行(第1页)

088不虚此行(第1页)

所谓旁观者清,范东阳自然明白薛淮在做什么。

科举为世间读书人打开一条登天之路,但是这条路遍布荆棘,他们不光要苦读四书五经,和千军万马挤一座独木桥,还得面对那些权贵制造的不公与阻碍。

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范东阳懂,孙炎和岳仲明懂,内阁那两位大人物当然也懂。

宫里的天子更加明白,所以他让孙担任主考官、岳明做他的副手,为的就是让这两人相互制衡,再加上有范东阳一旁盯着,至少能保证这场春闱圆满收场。

即便这个过程里会出现一些徇私舞弊的现象,只要不是大规模的窝案,上上下下一干人等大多会当做没看见,毕竟今朝放人一马,来日便是给自己行个方便。

至于这会损害到一些举子的利益,显然无人在意。

然而薛淮在意。

这是范东阳刚刚踏进至公堂时最强烈的感受,他在都察院待了十几年,见过无数人心鬼蜮,一眼便能看出薛淮身上氤氲着一往无前的决心。

其实那个时候他还有些担心,都说薛谁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性子,若他闹得太大,难免会影响今科春闱的成败。

谁知薛淮给了范东阳一个极大的惊喜。

当下堂内一片肃穆,孙炎望着躬身行礼的薛淮,神情凝重地说道:“薛侍读,本官非常赞同你的建议。”

“多谢阁老支持。”

薛淮惜字如金,直起身来。

孙炎看着薛淮引而不发的状态,这一刻觉得自己确实是老了。

因为他明白自己已经被薛准拿捏住,偏偏没有拿出主考威严来收拾这个年轻翰林的魄力。

随着薛淮将他和岳仲明都拖下水,场内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如果他按照薛淮的建议去做,尽力维系这场春闱的公平,那么无论是割卷还是通关节,薛淮都不会穷追不舍,等春闱结束再由天子定夺。

倘若孙炎执意要保举那些走门路的考生,薛准绝对会联合岳仲明与范东阳,严查割卷一事,届时孙炎很难置身事外。

故此,孙炎只能肃然道:“诸位,方才你们都听到了薛侍读的肺腑之言,本官对此深以为然。科举为国取士,理当秉公处理,不得徇私舞弊罔顾朝廷法度。趁着合议才刚开始,本官现在着重强调,今科阅卷、荐卷、复核、搜

落卷等务必要从答卷本身的水准出发,但凡有舞弊嫌疑的卷子一概黜落!”

众考官起身行礼道:“谨遵阁老之命!”

薛淮亦在其中,他心里那根紧绷的弦终于可以放松一些。

这些天他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起初他不想掺和宁珩之和欧阳晦的争斗,因为这种党争永无休止,一旦牵扯进去就很难脱身。

他固然不会去投靠宁党,却也不想做次辅手中的刀。

谁知岳仲明竟然拿东宫的隐秘要挟他,高廷弼那边亦是步步紧逼,两边不断进行着拉扯,逼得薛淮无法袖手。

既然如此,他只能挣扎出一条路。

平心而论,薛淮从不觉得自己有圣人的潜质,他或许会路见不平,前提是能确保自身的安全,只有这样他才能做更多的事情,而非像原主那般为了心中的公义可以不顾一切。

所以他想了很多,从天子的态度、宁党的野心到次辅一派的利益得失,最终确定这样一个让他们投鼠忌器的策略。

在这个过程中,沈望让人转告的话给薛淮吃了一颗定心丸。

薛淮脑海中浮现那个清晨,杂役入室之后快速说道:“薛侍读,大司空让小人转告你,宁首辅深知岳侍郎野心勃勃,惯于自作主张偏又志大才疏,故而压制他将近十年。另外贡院风浪再大,只要范左金坐镇,便不会有翻船之

忧。

33

就是这样两句简简单单的话,让薛淮瞬间想通很多事情,从而轻装上阵,以绝对理性的态度周旋于两方势力之中。

他收敛心神,看向被座师评价为志大才疏的岳仲明,等待对方的答复。

岳明现在很愤怒。

他终于回过味来,薛淮这次狠狠摆了他一道,利用他和孙炎的矛盾辗转腾挪,完成一件在外人看来堪称惊艳的壮举?在不和各方势力撕破脸的前提下,尽一切可能保证今科春闱的公平公正。

这件事的难度不言而喻,无论孙炎还是岳仲明的权力都远在淮之上,让他们向薛淮低头让渡权力,并且放弃那些关系到自身人脉的举子,任何人都觉得这不可能办到。

但是薛淮就这样不动声色地办到了。

岳仲明内心的憋屈难以尽述,因为憋屈而愈发愤怒,偏偏他什么都做不了。

薛淮借割卷一事将孙炎的把柄交到他手中,然后又抛出第二批通关节的卷子,矛头直指柳?,孙当然知道这就是岳仲明的把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