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南京,萧惟信将王小仙请进府邸后命人用最高的礼仪,摆下了满满一桌子的酒菜招待王小仙。
而王小仙也真的是饿了,也馋了,打从东京出来之后因为是急行赶路总共也没吃几顿正经饭,到了瀛洲之后,瀛洲这么个。。。
夜色如墨,瀛洲城外的驿道上,马蹄声急促而沉闷。那辆青衫男子乘坐的马车缓缓驶入城门,车帘被夜风掀起一角,露出男子冷峻的侧脸。他名叫赵远,是朝廷密探,奉命前来瀛洲,调查江南商人与弥勒教之间的关系。
“宋掌柜,我来了。”赵远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寒芒。
江宁纺织公司设在瀛洲城东,占地颇广,门前车马如龙,生意兴隆。赵远下了马车,径直走入公司大门。一名身穿绸衫的中年男子迎上前来,满脸堆笑:“这位大人可是赵大人?宋掌柜已等候多时。”
赵远微微颔首,被引至后院一间密室。室内布置雅致,檀香袅袅,宋掌柜早已等候多时。他年约四十,身形微胖,一双眼睛却极为精明。
“赵大人,久仰大名。”宋掌柜拱手行礼,“不知大人此来,所为何事?”
赵远坐下,目光锐利:“宋掌柜,我此来,是为调查弥勒教之事。听说你们公司在河北大肆收购土地,引诱百姓南迁。这些百姓中,有不少人被弥勒教拉拢。你可知道,这背后,究竟是谁在操控?”
宋掌柜脸色微变,随即笑道:“赵大人,我们公司只是做生意,收购土地、雇佣百姓,皆是正常经营。至于弥勒教之事,我们并无牵涉。”
“是吗?”赵远冷笑,“那你可知道,弥勒教在河间县起事,已攻占县城,百姓纷纷逃亡。而你们公司,却在此时加大收购力度,甚至派人前往河间县周边活动。宋掌柜,你觉得,这仅仅是巧合?”
宋掌柜沉默片刻,缓缓道:“赵大人,有些事情,不是我们能左右的。我们不过是奉命行事,背后之人,我也不敢妄加揣测。”
“奉命?”赵远眼神一冷,“奉谁的命?”
宋掌柜正欲开口,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属下匆匆闯入,脸色苍白:“掌柜,不好了!弥勒教的人在城外集结,似乎要进城!”
赵远霍然起身:“他们怎么会知道我来了?”
宋掌柜脸色一变,随即低声道:“赵大人,此事恐怕另有隐情。你若想查清真相,不妨随我来。”
赵远皱眉,但还是点头。宋掌柜引他穿过一条密道,来到一处隐秘的地下密室。室内摆放着一排排木箱,箱盖打开,里面赫然是大批兵器与火药。
“这是……”赵远眉头紧锁。
“这是我们公司秘密储存的军械。”宋掌柜低声道,“原本是为防备辽人南侵,但如今看来,恐怕另有用途。”
赵远沉思片刻,忽然道:“宋掌柜,你可知道,这些军械,是谁下令储存的?”
宋掌柜摇头:“我只负责执行命令,幕后之人,我也不清楚。但我知道,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人送来密信,指示我们如何行事。”
“密信?”赵远眼神一亮,“可否让我看看?”
宋掌柜点头,从密室角落取出一个木盒,递给他:“这是最近一封密信,尚未拆封。”
赵远接过木盒,小心翼翼地打开,取出信笺。信上字迹工整,内容却令人震惊:
“弥勒教起事,乃天赐良机。河北局势已乱,百姓恐慌,正是我等趁势而起之时。江宁纺织公司需加快收购土地,引诱百姓南迁,削弱河北守备。同时,暗中支援弥勒教,助其壮大势力。待时机成熟,一举南下,夺取江南。”
赵远看完信,脸色铁青:“原来如此……这背后之人,竟是要借弥勒教之乱,削弱河北,为南下铺路!”
宋掌柜低声道:“赵大人,此事牵连甚广,若要查清幕后之人,恐怕需从江南入手。我们公司虽在河北活动频繁,但真正的决策者,恐怕在江宁。”
赵远沉思片刻,缓缓道:“好,我会去江宁调查。但在此之前,我必须先回瀛洲,将此事禀报谢提刑。”
宋掌柜点头:“赵大人若需人手,我可派人协助。”
“不必。”赵远摇头,“此事牵连甚广,若你牵涉其中,恐怕会打草惊蛇。我自有安排。”
说罢,赵远将密信收入怀中,转身离去。
与此同时,瀛洲城外,王使君已率军抵达河间县。县城外,战火弥漫,弥勒教信徒手持刀枪,气势汹汹,已将城门团团围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