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刑部正六品堂主事崔文松朋友不少,一些七八品的官员经过时都会跟他点头算打过招呼,只是视线转到那宴世子身上,官员们又大多避如蛇蝎。
果然,这崽子在上京城的朝堂里风评不好。
活该。
这次夜宴上,工部的人基本没来,唯有一位监管建造的小官来了,还时不时会看一眼宴世子的方向。
鱼淑瑶觉得奇怪,问旁边的蒲小姐,“那工部的人怎么总是往刑部崔大人那里看,最近工部的事闹得很大,他们不会打起来吧?”
蒲小姐闻言担心地看过去一眼,继而就笑了,“姐姐,没事儿,那不是水利司的官员,最近城南千字文塔的监管让宴世子接手了,许是跟着宴世子一起负责千字文塔的小官。”
“哦?居然是千字文塔的事么?”鱼淑瑶嘀咕了句。
她知道千字文塔的事情,原文里这座塔是太书院向皇上提议建起来存放书籍的,云国崇尚文学,因此十分看中国内的文学教养以及文字启蒙。
只是她第二次穿成苘先生时,稍微改变了这件事的走向,建塔一事不再是太书院提议,而是钦天监算出云国往后会有一劫,必须以千字文塔镇压,才能得以安宁。
正是因为出现了变动,鱼淑瑶才记住这件事。
而且她还记得千字文塔原本的监管者是相府的人。
鱼淑瑶小声说:“相府没有意见?”
蒲小姐也不由自主地跟她一样压低声音,“相爷不敢有意见。”
鱼淑瑶明白了,“是因南湘楼的案子啊。”
蒲小姐点着脑袋。
鱼淑瑶了解了些事情,开始琢磨起来。
南湘楼一案,倒是将雍皇和相府之间的信任,划开一道豁口。
那么在此基础上,她若能利用当年苘先生的死推波助澜,必然会将这道豁口撕得更开。
她要怎么做呢?
鱼淑瑶继续观察场中,哪些人跟哪些人走得近,聚在一起。又有哪些想拉拢谢家和董家,跟着人群谈笑风生,这些人里也有些官员没来。
比如她记得曾有一个跟父亲走得很近的伯父,他们关系不错,若是这种场合应该是会来的,却不见人影。
那人似乎是兵部那边的。
哦对,来董家宴的人中,没有一个是兵部的人。
鱼淑瑶又觉得奇怪了,工部是出了事,如今被其他人忌讳,才没出现在董家的宴会上,那总不能这官员中没有一个兵部的朋友吧?
她记住这点,正准备继续观察,蒲小姐塞了快点心过来,“姐姐,吃么?这是上京城最好吃的糕点。”
鱼淑瑶瞥了下认出来,笑着说:“天为铺的点心!”
“对呢!姐姐也吃过?”蒲小姐有分享快乐的朋友,高兴极了。
鱼淑瑶拿过一块桃形的糕点,“我在刘府常吃,上京城中只有天为铺的点心才是一绝。”
蒲小姐点着头,她笑起来很可爱,还有两个小虎牙,“我终于找到跟我一样喜欢天为铺点心的人啦,家里就我喜爱点心。”
鱼淑瑶有点被她可爱到,“以后我请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