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这边,随着天子的一道令下,禁卫很快包围了勇王府。
然而王府内里却是一派祥和,荣现甚至在家浇花修剪,唱曲儿逗鸟,秦世英则如往常一般督促着寒玉读书。
采风采月没什么紧要的事可做,俩人就蹲在一旁玩儿着花绳。
自从圈禁之后,勇王府的气氛反而比从前更松快了。
只有寒玉一人终日惴惴不安,手里的书半天都翻不了一页去。
秦世英坐在寒玉的对面,抬眼便注意到了寒玉的神情。
“专心做自己的事,”秦世英以书掩面,低声提醒,“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表现出不安。”
寒玉点点头,如今勇王府出了个国之英雄,父皇是无法对他们下手的,这无疑会犯了民愤。
所以他们只要以不变应万变,便是最好的谋算。
这些道理她都明白,只是她担心的不是这个。想到数日前的圣旨命人押解阿日斯兰回京的事,寒玉的心里就隐隐不安。
一路上不知阿日斯兰会不会遭受折磨,到了盛京,又会不会有人忍不住下手。
说是审讯,难保不会用上酷刑。甚至。。。。。。甚至就这么让阿日斯兰死在牢里也不是没有可能。
如此种种猜想在寒玉的脑海中愈演愈烈,可她偏偏被圈禁在府内,什么都做不了。
寒玉有些烦躁地晃了晃头,试图驱赶走脑海里乱七八糟的念头,不会的,不会到那一步。
王府还有胜算,那阿日斯兰就会没事,寒玉拍了拍自己的脸,安心读起了书。
幸而他们此前便已遣散不少府上的人,如今看来,真是做了正确的选择。
她望向院子内的高墙,墙的另一侧清晰传来盔甲武器碰撞的声音,阿日斯兰曾教过,凭借着声音可预估敌人的数量。
这几日寒玉仔细留意了一下,每日至少有三班人马来交接站岗,且人数众多,这恐怕远远超过了圈禁的规模。
如此手段,大约也是为了切断王府与他人的联系。
禁卫一队站岗,一队巡逻,盘踞在王府四周。许多百姓路过见到如此阵仗,纷纷吓得躲远了些。
这里的消息自然也被路人带到了盛京的大街小巷。
“听说王府出事了。”茶馆里悄悄流出私议的声音。
“哪个王府?”有一声音发出了疑问。
“啧,还能有哪个王府!”另一年长些的声音加入了话题,“自然是平定边关的那位秦将军的府上,勇王府。”
“啊?”有人一惊,杯中茶水都洒去了几分,“那位大英雄的府上?可这无缘无故的,因何圈禁?”
年长些的声音停顿了一下,随后声线被刻意压低:“据说这秦将军是敌国的暗探,连带着勇王也一起被怀疑了进去。”
“。。。。。。事儿可大着呢!”
众人一阵唏嘘,这皇家的事真是瞬息万变,前阵子还是大英雄,如今就成了敌国暗探。
“真是看不出来,秦将军这样的人,居然会是暗探?前阵子,我那老舅家的儿子刚从前线退下来,对秦将军很是夸赞呢!”
“说这秦将军对他们一视同仁,恩威并施,有苦一起吃,有赏一起拿。跟以前那些。。。。。。很是不同呢!”
“你们说。。。。。。莫不是秦将军惹了什么不该惹的人?”
“嗨,这谁知道呢,也说不准是利益使然,哪个当官的上任第一天不是清正廉明的好官?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咱们就甭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