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青萝听得心头沉重,不知该如何安慰。她只能笨拙地又往火堆里添了根柴,让火焰烧得更旺些,驱散一些夜的寒气和心头的阴霾。
“但至少你母亲她还活着,四师兄。”慕青萝的声音带着一丝执拗的亮光,“只要活着,就有希望!我们这次回去,你好好陪陪她,跟她说说话。说不定……说不定就有转机呢?”
她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充满希望:“你看,师尊不是也让我们回来了吗?一定有办法的!”
轩辕玉珩看着慕青萝那双在火光下亮晶晶的的眼睛,那沉寂冰冷的心湖,仿佛被投入了一颗小小的、温暖的石子,荡开了一圈微弱的涟漪。
他没有反驳,只是默默地又喝了一口热水,感受着那微弱的暖流蔓延至四肢百骸。
他也会祈祷,再次见到的母亲一定是好好的,能让母亲康复的办法也一定会找到的。
接下来的路程,轩辕玉珩依旧沉默寡言,御剑的速度也并未减慢多少,但那份令人窒息的绝望和偏执似乎消散了一些。
他开始会在灵力消耗过大时主动寻找平坦的地方落下休息。
偶尔,在短暂的歇息间隙,他也会对慕青萝的搭话给出简短的回应,甚至在她被颠簸得脸色发白时,会稍稍放缓飞行的速度。
虽然没有完全变回曾经慕青萝认识的轩辕玉珩,起码也有点‘人样’了。
当那座庞大、威严、如同匍匐巨兽般的皇城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时,已是数日后的黄昏。
夕阳的余晖给巍峨的城墙和连绵的宫殿群镀上了一层悲壮的金红色,让慕青萝止不住感慨确实这就是皇城啊。
轩辕玉珩没有直接御剑闯入皇城上空——那是对皇权赤裸裸的挑衅。
他在距离皇城尚有一段距离的郊外官道旁落下。
收起重剑,他沉默地整理了一下自己因长途飞行而略显凌乱的玄色锦袍,也重新用发带一丝不苟僵头发束起,因为终日的赶路而导致动作有些僵硬。
他强行压下脸上的疲惫,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紧绷的的平静。只有慕青萝能看到,他垂在身侧的手,在微微颤抖。
“走吧。”轩辕玉珩的声音低沉,听不出情绪,率先迈步踏上了通往那座巨大城门的道路。
慕青萝抱着行囊,赶紧跟上。越是靠近那巨大的城门,越是能感受到一种无形的、令人窒息的威压。
城门口守卫森严,甲胄鲜明的卫兵眼神锐利地扫视着每一个进出的人流。当他们看到轩辕玉珩身上那属于皇子的玄色云纹锦袍和他腰间悬着的龙纹玉佩时,眼中瞬间闪过一丝惊讶和敬畏,纷纷躬身行礼,不敢有丝毫阻拦。
慕青萝侧头看轩辕玉珩,看到他身上的高高在上睥睨众生的几分皇族之气。
与原来的四师兄相比,更是相差甚远。慕青萝有点不自在,却还是乖乖跟在他身后。
穿过厚重的城墙门,皇城内部的景象扑面而来。宽阔平整的御道,鳞次栉比的巍峨宫殿轮廓在远处延伸,朱墙金瓦在夕阳下反射着冰冷的光泽。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尘灰、车马喧嚣和某种无形威仪的沉闷气息。行人明显比城外多了许多,贩夫走卒、车马商队,但大多步履匆匆,神色间带着一种京城内部特有的谨慎和忙碌。
轩辕玉珩目不斜视,沿着笔直的御道大步前行,对两旁繁华的街市和宏伟的宫殿视若无睹,目标明确地朝着皇宫的方向走去。
他的背脊挺得笔直,步伐沉稳有力,仿佛又变回了那个沉稳可靠的四师兄。但慕青萝跟在他身后,却能清晰地感受到他周身散发出的那种越来越强烈的、如同绷紧弓弦般的紧张感。
这份紧张,并非源于街市的喧嚣,而是源于那越来越近的、象征着冰冷皇权核心的宫门。
就在他们沿着御道前行,距离皇宫那森严的朱漆大门还有相当一段距离时,前方御道中央,突然传来一阵整齐划一、带着金属铿锵的脚步声和车轮碾过青石板特有的、沉重而威严的辘辘声。
一队由数辆玄色马车组成的车队,正从皇宫大门的方向缓缓驶出,迎面而来,恰好挡在了他们前行的路上。
这车队与街上的普通车马截然不同。马车样式古朴厚重,线条冷硬,通体玄色,连车窗的帘幕都是深沉的墨色。拉车的马匹通体乌黑,神骏非凡,步伐整齐划一,带着一种训练有素的肃杀之气。
最引人注目的是车辕上悬挂着的令牌,并非普通的龙纹,而是更加繁复、中心镶嵌着一颗幽蓝宝石的盘龙令牌,那宝石在夕阳余晖下折射出冰冷而神秘的光晕,仿佛能吸走周围所有的暖意。
当轩辕玉珩的目光触及到那面特殊的令牌时,他前行的脚步猛地顿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