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话让族人若有所思,有人弱弱举手问:“族长,学费多少呢?”
学这么多,请夫子就是一大笔钱吧。
村长大手一挥:“每家,首个孩子500文一年,第二个孩子100文一年,第三个50文,第四个25文。实在交不起学费的,族学可以借,干活抵账!
当然,我们条件简陋,只是让孩子不做个睁眼瞎,学上两年,有天分的,你们自己送去镇上私塾继续读,没天分的,自己回家寻门路,是种地还是打猎,自己决定!”
“这么便宜啊,镇上束脩二两银一年,还要四礼呢!”
“不止,还有一日三餐伙食费用,省着读一年,得四两多!在村子里念,可以回家吃,这一笔钱就省了!”
“报名,我现在就报!”
……
村长继续道:“大家伙有擅长的手艺,不藏私,都可以报名,来族学当夫子,给孩子们上课,有工钱的!”
“赵峰是固定夫子,给孩子们启蒙,苏氏教女孩针线,刘有山教孩子们进山的技巧!”
人的影树的名,刘有山腿瘸以前是清水沟村,最优秀的猎人之一,总能猎到大家伙。
大家伙眼神雪亮,同样种地,为什么刘宝柱能在镇上念书,还不是因为刘有山打猎赚外快。
许美仙不用种地,闲在家白白嫩嫩,打扮得花枝招展到处窜门,还不是男人会打猎,养得住。
即便打不到大家伙,学着认认路,下个套套只野兔,也能改善家里的伙食。
还有苏氏,眼睛好的时候,能在城里的秀楼里当绣娘。即便现在看不清,不妨碍她教别人呀。
大家伙眼神热起来。
村长说:“你们不能光学人家的,自己家有拿得出手的技艺,都可以找我报名当夫子,我们都是同姓族人,可不兴藏私!”
“行吧,大家伙回家商量商量,找我报名,我这里统计一下,把流程拿出来,一起商讨商讨,没考虑到的地方,我们再改。”
村长解散以后,各家关起门来,热烈讨论,该送几个孩子去。
啧,第一个500文,后面的100文,第三个50文,第四个25文,第五个12文,越往后越便宜啊!
好家伙,孩子送得越多,越划算啊!这是哄着把所有孩子都送去。
刘家族学准备得风风火火,村子里的其他几个姓不愿意了。
清水沟村子里主要是两大姓。一个刘一个赵。占了约摸九成九。
赵家的乡亲们找到村长。
满脸不服气:“村长,你可不能厚此薄彼。你是我们整个村的村长。不是刘家的村长。有好事你不能把我们给漏掉呀!
而且,夫子赵峰也是我们赵家的呢!”
因为赵姓的强烈要求。
村长勉为其难同意,只要是清水沟的孩子都可以入学。
刘家族学,改名为清水沟村学。
公平起见,作学堂的房子算是刘族出的,赵族负责装修。
铺设地板,安装门窗桌子,抹墙等。
村子里入学的孩子一视同仁。
就这样,清水沟村学初现雏形,分男学部,女学部。
许家房舍较宽,规划了幼学部和女学部。
因是第一年,六岁七岁八岁的孩童在这里启蒙认字,读满一年后,男孩转到刘家老宅的男学部,认识更多的字,学习打猎种田的技巧。
女孩升到女学部,除了学习文字,还要学针线裁剪。
从明年开始,只收六岁的娃。
半大的孩子,已经能帮家里干活,所以上学时间是天明到午时。
上次卖荒地,村子里共收入190两,上交国库后,返还村子19两,村长做主,全部划到了村学,还划了30亩荒地作为学地,收益完全由村学管理。
为了方便,由年纪大的刘有山任村学山长,赵峰任副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