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自己根本不该回来。
原以为自己能够承受傅煜的怨恨,却没料到他给出的不是恨,而是比恨复杂的感情。
姜殊蜷坐在冰冷的地砖上,疲惫而茫然。胸口藏着一只没死透的鸟,在里头扑腾着,每一下都撞疼了她的心。
第16章辉光和心里的某段执念告别。
姜殊不知自己坐了多久,直到四肢发麻,才扶着墙站起来。她站了一会儿,慢慢挪动步子,拉开曾经专门放毛巾的抽屉,摸出一条白色毛巾,缓缓地把头发和脸上的水渍擦干。
等再回到卧室时,傅煜已在酒意的催眠下沉睡过去。
月光从窗帘缝隙流泻进来,温柔地铺在他的眉心上。他的眉头依旧紧蹙着,眼角印着一线湿痕,那是他尚未风干的委屈。
姜殊站在床边,静静地凝视着他。良久,弯腰坐在他身边。没有碰他,更没有没有任何动作,只是安静地陪着。像是在等他,又像是在和心里的某段执念告别。
次日清晨。
傅煜睁开眼睛的时候,屋里已经空了,空气里残留着些微清冷潮湿的味道。他愣了片刻,下意识地看向床的另一边,空的。
他摸了摸自己还带着潮意的脸颊,昨晚的片段断断续续地浮现上来,像一场太过真切又混乱的梦。撑着床沿坐起身,眉头尚未展开,手机在床头轻轻震动了一下。
心头蓦地一跳,他急切地抓起手机,却见屏幕上亮起的却是助理的名字。短暂地怔愣片刻,他接通电话。
“傅总,早上好。”电话里传来助理恭敬的声音,“姜殊女士刚刚已经到了公司,今天正式报到,您待会儿需要过来一趟吗?”
傅煜一时没反应过来,握着手机的指尖用力发白。
“傅总?”助理没听见他的回答,再次试探着问了一遍。
傅煜回过神,目光低垂,轻轻地应了一声:“我知道了。”
挂断电话后,傅煜沉默片刻,缓缓坐起身。房间静得出奇,除了他自己的呼吸声,连时钟的滴答也好似被抽空。
他再次低头看向床边,昨晚姜殊坐过的位置只剩一小块压痕。那点痕迹像被人不经意擦掉的名字,证明她来过,却什么都没留下。
上午十点半,傅煜出现在Stellabot公司大门前。他西装整洁,神情沉稳,姿态冷静,仿佛昨夜那场崩溃从未发生过。
助理第一时间迎上来,低声向他汇报有关姜殊的情况:“姜女士今天九点钟就到了,公司这边特意给她安排了单独办公室,但是她没有接受。”
傅煜侧过头看向助理:“为什么?”
“姜女士说,她来驻场就是为了深入了解项目与团队的运作节奏,如果整天关在办公室里,会失去了最初的意义。”话到此处,助理接着补充:“她现在就在开放区那边,和员工一起办公。”
Stellabot实行扁平化管理,除了几位高层,其余人都坐在开放式的工位区域。没有隔断,没有门,头一抬就是同事的脸。
他扫了眼正对面的那片开放工作区,问道:“她坐在哪个位置?”
助理指向最末端:“靠窗,那个空着的座位。”
傅煜望了过去,那里空无一人,椅背上还搭着一件姜殊的风衣。
“她人呢?”傅煜问。
“去了技术部,”助理回答:“说是想亲自观察那边的工作流程。”
与此同时,姜殊正站在技术部测试区的角落里,默默观察着眼前的每个细节。
这里光线虽然明亮,但是通风不畅,墙角堆放着几台备用主机,风扇持续转动发出沉闷的嗡嗡声,混杂着键盘敲击和电脑散热的热浪。
她身侧正有一位男程序员蹲在地上检查线路,另一位女孩埋头在电脑前调试演算模型。两个人忙碌了一阵,男程序员头也不抬地问道:“这边插口不够用,谁能帮我再拿一个来?”
周围立刻有人去拿插线板。姜殊俯下身,目光掠过那团临时改装的电线,眉头微不可察地蹙起。
她没有多言,只是顺着走道又往前几步,站定在一张略显杂乱的工作台旁,抬头打量墙上的几张手绘图纸,纸上密密麻麻标注着各节点测试流程。
片刻后,她回头问道:“你们平时有没有觉得这片区域下午会特别热?”
近旁一位男员工从显示器后探出头:“有啊,下午两点开始,热得像开了暖气,风全往我们这儿灌,估计是空调风口角度的问题。”
姜殊不动声色的抬起头,看向天花板上方的通风管道。目光在空调出风口、灯带与承重墙之间迅速游走,心中演算着整层楼的气流动线与光照反射路径。
她的神情极其专注,片刻后,忽然自言自语般的开口道:“风口的角度确实偏了,但根本原因不在这。”
身边有人注意到了她的这句话,随口问道:“那是?”
姜殊循着声音回头看了对方一眼,然后抬手指向天花板:“出风角度只是表象。真正的问题在于风道分区没做好,主干道在穿过这一段时压缩了面积,导致送风量降低,而这一区域又靠近西侧外墙,下午热负荷最大,热量滞留,自然闷热。”
那名程序员愣了一下,目光开始有了点肃然起敬的意味。他迟疑地问:“你是搞……暖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