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萧玥珈的奎森特基金会很赚钱,可是也只是钱而已,而且赚来的钱却是反向流动回到国内实体的运作里。
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在经济学的属性上有高低,甚至于贵贱之分。
但是放在个人身上,特别是在华国的思想体制中,却是相反的存在。
同等身家的金融家与产业家,在华国,二者的话语权是完全不同。
无他,因为华国的立国理论早已指出了,‘产业家种树,金融家摘果’。
银行、基金、投资公司这些机构往往关心的不是生产、营销、经营品牌,而是尽可能快地将企业股份低买高卖、赚取差价。
不加节制的金融衍生产品崩溃会引发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坍塌,进一步连累实体经济遭灾受难。
成百上千企业破产、成千上万人失业,企业家和大众要为金融家闯下的祸买单!
所以华国的经济体系,从一开始将央行收归国有,便建立了层层的保护机制。
它也许是僵化的,非效率的,但是,它是有良心的。
一行三会的制度,防止了金融寡头的产生。
公平正义是绝大多数人的公平正义,而非金融家的公平正义,这和漂亮国的社会体系有着最本质的区别。
吴楚之可不想自绝于这个规矩,种花家的人要守种花家的规矩。
何况,吴楚之此时并没有对股权进行划转。
他对萧玥珈的承诺在未来是有效的,奎森特属于她。
但是,是属于他和她的孩子,而非她个人。
自己建立的经济体系,后期对其拆分是必然的。
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出现在华国,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吴家可以崛起,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但仅此而已。
富绝不可以敌国。
也没必要,且好好活着,不好吗?
把芯片这一件事做好,他就算是完成自己的使命了。
活那么累,干什么?
延续上华国芯片发展的道路,最后功成不必在他。
重生一世,吴楚之看得很透彻。
六个如花似玉的老婆要陪,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玩那些狗屁倒灶的事?
……
回了寝室,孔昊躺在床上开始认真琢磨起软件的事来。
今天发生的一切,让他心里有些乱。
自己这位兄弟发展的太快了,快到了他如果不拼命则会严重拖后腿的地步。
这一点,孔昊很不想承认。
和吴楚之这种勤奋铸就的学霸不一样,天才的他从小就是靠着智商在碾压别人。
他一直认为,自己只需要稍微努努力,便可以做好任何事。
过往诸事,皆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