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你们要快速将新收编的二十大军整编训练,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巨大的战斗力,然后平分进入三支大军。”
岳群和谷地脸上都洋溢着喜悦,柳青的决策中,无疑也是支持他们进攻,只是进攻时,需要跟各方协调好。
他们二人立即行礼道;“末将领命。”
朝会进行到这里基本上可以结束,各个方面都已经安排下去。
这时一个处理外交的外务长站出来道;“首领,关于即将迁来紫云山和其他教派,应该如何安置,臣建议将他们安置在庆阳城附近。”
这名外务长提出问题后,当即就有官员表示道;“首领,依微臣看,那些宗门自成体系,不服管教,应该拒绝他们搬迁到民军的统治范围,广宣帝国为了铲除了各个教派,花费了很多力气,可始终无法得到理想的结果,我们不应该引狼入城。”
一名武官道;“让他们搬迁进来又有何不可,说到底他们一样是百姓之一,不同的是他们有个宗门身份罢了。”
这名武官之前跟紫云山的弟子合作,对黑风寨进行军事行动,对这些宗派的弟子们观感不错,他们不仅修为高深,并且有道德有素质,是个真心为民的教派弟子,为他们说句好话也不过分。
一名官员立即反驳,道;“从长远来看,有教派的存在,适中不利于我们的长治久安,他们有一个自己的属地,万一做起一些不法的勾当,那就是对老百姓的不负责任,万万不可能让他们搬迁进来。”
对于是否接纳从广宣帝国统治下搬迁过来的教派弟子,朝会上,再次进行了一番辩驳。
一派主张让他们搬迁进来,一派主张拒绝,不接纳他们,另外一派就中立,不参与其中的争吵。
双方争辩,各自陈述理由,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一会间,朝会上再次喧哗吵闹一片,如同菜市场上的喧哗热闹般,真是让人头疼。
柳青对于这种事情,经历多了,也就习惯了,神色上不急不躁,只是温和地看着他们,也不说话,听着他们各自的理由,甚至鼓励他们继续争吵,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样子。
这让中立派的官员看见,一个个都在一旁微笑着,看着那两派官员的争吵,就如同看着猴子表演,一个个脸红脖子粗,一个个吹胡子瞪眼,好几个武官们,差点就要晚起袖子动武了。
待得他们争吵得差不多了,喉咙也沙哑了,作为中立派的一个御史这才站出来出声道;“你看看你们都成什么样子了,一点斯文都没有了,依微臣看来,首领应该有了自己的计策和想法了,我们何不如听听首领的高见。”
接纳派和拒绝派听闻,一个个收声,眼神恨恨地瞪着对方,站好之后,道;“臣等听首领指导。”
柳青好笑地看着他们争吵,听着御史出言做了和平派,他不满地瞪了一眼御史,大有一种继续观看两派争吵的态势。
御史讪讪地笑下,立马低头,装作看不见首领的目光。
柳青这才道;“关于是否接纳教派问题,我也提个想法吧,具体的还要你们考虑才是。”
要是首领提出来的想法,他们就是想要反驳,也顾忌几分,给几分面子,眼下,他们也只能祈求首领能够给出一个两全其美的计策了。
柳青也知道自己的看法估计就会成为政策的,也不敢太过于马虎,思索了下,道;“教派是一个组织,组织有好有坏,所以一些大臣怕他们坏事是可以理解的,我也支持他们的做法。”
拒绝派听到这里,神情都轻松了些,脸上写满了笑意,看向接纳派的官员时,有种胜利的神态。
接纳派的官员们此时沉默着,心里有些不甘,刚想要说几句,就听着拒绝派的官员已经拜见道;“首领英明。”
柳青挥挥手让他们不必多礼,这才接话,道;“然而,接纳他们的话,那些好的教派就会为百姓们做点实事,有利于百姓的发展和安宁,同时,我们接纳他们,就是对他们有救命之恩,他们就会感激我们,会认同我们的统治,只是我们的统治中,我们不多干预他们就可以。”
说到这里,他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接纳派的官员一个个神情振奋,仿似打了鸡血般,双眼也反瞪那些拒绝派官员。
柳青接着道;“接纳是必然接纳的,但也不是全部接纳,这个要看他们的教派的宗旨和行事方法,要是一心为民的教派,我们接纳他们也是一种功德,要是邪恶的教派,那么我们就拒绝,你们看如何?”
这话语出来,但不说首领的威望和威严,就是他的想法都已经说服了两派官员。
这简直就是两全其美的想法。
拒绝派的官员无非就是怕那些教派进入了四城之地后为非作歹危害百姓,现在首领直接说那些邪恶的教派不可以接纳,这不符合他们的想法。
对于接纳派来说,他们接纳的目的无非就是同情教派弟子们,希望给他们一个立足之地,再者也希望他们的到来,能够带给百姓幸福,让百姓们丰富生活。
只要接纳了那些正义的教派,他们的目的也是可以达到的,并且还防止了邪恶教派的危害。(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