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沽城城主大殿上,柳青唾沫横飞的说着,在旁边的史官,飞快地记录着。
等柳青说完了,在看向众多官员,询问他们道;“诸位大臣认为如何?”
文武官此时都参政,柳青更是军政一把手,此时大殿上,文武官各自战城一排。
对于武官来说,柳青说得这些政策,都是利于他们,他们连连行礼,道;“首领圣明。”
倒是文官他们各个面色难看,欲言又止,仿似有什么巨大的难题。
柳青看向他们,道:“有什么意见,诸位大臣但说无妨。”
文官一派,暂时是以李闯这个汉沽城的城主为首,他迟疑了下,道;“首领,你说的政策,固然都是好政策,只是这样以来,我们就没有财政收入,军费开支,一直以来就都很庞大,加上政务官们,也需要开支,没有财政支持,是万万行不通的。”
随着李闯出声,许多文官们,一个个接着发言,也是说出了难处。
武官们也不是自私自利之辈,认识到了这种难处之后,也开始迟疑。
柳青脸上露出微笑,对这种问题,显然早就有了计策。
他笑着道;“这有何难?如今荒地居多,将他们统统开垦出来,种植上粮食,军队将士,除了训练之外,也要进行开垦和种植工作,这样一来,我们军粮就有了,要是百姓有多余的粮食,我们就可以帮助他们贩卖,贩卖到他国去,为百姓多一份收入。”
听着柳青这般说着,文武官都在认真地沉思和思索,最终他们都不得不点头认可,道首领英明。
柳青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人本就年轻英俊,更有一股朝气,他笑着道;“同时,我们还饲养家禽,猪、鸡、鸭等动物,可作为肉食,百姓们也可以饲养,届时,有剩余的,也可以帮助他们贩卖,这样,我们吃的有了,闲钱也有了,还怕大事不成?”
“首领英明。”
文武官纷纷行礼,脸上无比激动,神态欢喜。
要是有其他的路子走,他们也断然不会向百姓收税,水亦可载舟,亦可覆周,那水则是指百姓,要是百姓们一个个富足,谁还愿意上山作土匪,谁还愿意反叛。
柳青点点头,心头的志气升腾,继续道;“那些家禽类的羽毛还可以收集起来,用作衣服,同时大量种植棉花,果树,极大丰富百姓生活。只要是为民政策,一律执行,诸位大臣有什么好的建议,也可以说上来,我们一同讨论。”
“首领如天将神明,正是我等苛求,有首领带领,我们一同致富过上幸福的桃源生活。”
李闯自信漫漫地说着。
他乃是贤良之人,有品德有操守,在民间威望也高,是真实为百姓办事,柳青出的政策,无不是为民着想,让他如何不欣喜和开心。
武官们也是欣喜异常,虽然也要参与耕作,可对他们来说,这点劳作又算得什么,耕作时,就当作是锻炼就可。
柳青其实还有一个想法未曾说出,犹豫了下,还是选择没有说出来,眼下出的政策,都有得他们忙了,剩下的主意往后再说。
柳青看向武官们,道;“这次军事行动,诸位将士作战英勇,理应做出奖赏,眼下民军足有三十万,也应该施行军事改编制度了。”
听柳青说到这里,文武官们都是眼睛一亮,竖起耳朵,想要听听柳青有什么好制度。(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