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端一起,贸然撤军必会打击士气,更会让六国察觉到秦国的捉襟见肘,进而再次联军攻秦。伐赵一事有国尉筹谋,你无需干涉。”
他伸出手指轻轻划过孩子不甘的面容,
“寡人虽然听了你几个施小惠于民的建议,但你不要忘了,你是秦国的太子。奉行商君之法的秦国,从来不是乐善好施的大善人。”
李世民鼓起小脸拍开他的手,
“阿父既然提到了商君之法,为何又刻意忽略李悝在魏国施行的平籴之法?商君本就师从李悝,秦国为何又不能效仿当年的魏国,设置常平仓赈灾?李悝深知民力才是一国强盛的根基,阿父难道就不知道这个道理吗?
你看看,大秦五口之家,每年至少能耕作百亩之田,可以为朝廷贡献一两百石的税赋,每饿死五千人,朝廷每年就会损失二十万石的税赋,阿父真的细细算过这笔账吗?”
秦王本想斥责他放肆,但看着孩子在眼眶打转的泪水,还是忍了回去,细细给他讲道理,
“我大秦数番遭受列国联军攻伐,各处粮仓乃是为战事而备,绝不能挪作他用。你心善,看不得庶民活活被饿死,寡人又何尝想损失这么多劳力?可大秦如今的情况,并无行善之力”
李世民伸出小手捂住父亲的嘴,含泪倔强道,
“不!孩儿相信,如果秦国肯在灾年帮助百姓渡过难关,那么,朝廷就不必再担心那些偏远的山地无人耕种,因为,一定会有千千万万的六国之民想尽办法来到秦国阿父,变则通,通则达,达则兼济天下啊!”
秦王伸手挪开孩子的小手,取帕为他拭泪,
“你认为,庶民根本不在意谁是他们的王,谁能让他们活命,谁能让他们多吃一口饭,他们就认谁当王,就会跑来为谁耕地?”
李世民重重点头,
“不然呢?活都快活不下去了,谁还在意他们的王姓嬴还是姓赵?”
他抱着秦王的手臂恳求,
“阿父,就免一些今年的税赋,让他们先活下来吧。如果你还愿意下诏建立常平仓赈灾制度,我敢保证,很快就会有无数六国百姓前来耕地弥补朝廷的损失,求求你了阿父!”
他知道,历史上秦始皇统一天下的第四年,就建立了这套平籴利民制度,所以才敢在现在就提出这个建议。(2)
秦王阖眼不语。
李世民再接再厉,
“阿父,你再算算这笔账吧,减税赈灾真的可以”
“行吧,今年的税赋就减两成。”秦王睁开眼面无表情看着他。
李世民心中大喜,还没来得及开口,就听父亲又沉声道,
“但战事不能停,备用粮也不能挪用,如果你想为那些庶民减税,就得先买来抵扣那些税赋的粮食,此事你自己解决,十月秋收完成前必须收齐。”
李世民听完,滴溜溜转着清澈的眼珠,
“可是孩儿的赏钱都花得差不多了,我若要买粮,阿父愿意为我出钱吗?”
秦王冷嗤,
“你那点赏钱,够买几斛粮食?钱当然是寡人来出,能买多少粮食你就全买来。不过我要好心提醒你一句:如今旱情这般严重,何时能下雨也无人知晓,列国豪强手中就算有粮食,也绝不会轻易出手。另外,如果粮价超过秦国的市场价,多出部分由你自己补足。”
秦国为什么重农抑商?因为如今的生产力太过低下,粮食才是这时代最重要的硬通货,打仗靠什么坚持?士气靠什么维持?军粮。
而秦国这两年,售卖瓷器桌椅野兔纸张源源挣了大量黄金铜钱,秦王早就想找机会把它们换成粮食了。
既然孩子执意要帮助那些庶民,他就顺手拿出来做个人情吧,谁让他是当父亲的呢?
李世民一听立刻兴高采烈抱住他,主动凑上小脸贴贴父亲,
“多谢阿父,孩儿一定会买到的!”
买到粮食就能为百姓们减免两成的税赋,不管这事有多难,他都必须全力办到!
李世民第一时间就把这件事告诉了荀子,荀子满脸震惊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取出白纸唰唰写信,他要让自己那些学生,快些给他们的小师弟想法子凑粮。
捧着个鸡腿走来的张苍,也立刻表态会写信回阳武家中,让族长联合其他豪族一起凑粮。
他还打包票说会一定能说服族长,所有粮食全按最低市价30钱一斛卖给李世民。
荀子提着笔抬头瞪他,
“阳武乃是魏国之地,粮食价格向来就比咸阳高,粟麦最少也要卖50一斛,你这价格一出,哪个还愿意卖给秦国?你一个晚辈,莫非还能指挥得动族长?”
张苍嘿嘿笑着,撕下一块油汪汪的鸡腿肉递给李世民,自己开始大口啃起来,含糊不清地提醒他,
“老师啊,您这年龄越大就越迂腐了不是?我虽然是晚辈,却是阳武张家、乃至整个阳武郡最有出息的晚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