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我的小食摊火爆整个汴京(美食) > 3040(第33页)

3040(第33页)

“傅郎君,你们大概什么时候来?”

傅霁景笑道:“中举之后,我们还要举行乡里祭酒、叩谢皇恩、纳名报道,若要忙完,怕又要小半个月。”

一边说,一边从袖子里取出一袋银子交给柳金枝。

“这十两银子先算作我的订金,若有不够,娘子尽管来傅府找我。”

柳金枝看着银子咧嘴笑开了,道:“郎君日理万机,我可不敢打扰,若有事,我只管找杏安就行。”

傅霁景默了一下,慢吞吞道:“其实我最近也不算忙,毕竟春闱已过。”

“呃呃。”柳金枝挠了挠头,改口道:“那郎君既然不忙,我有事就与郎君相商。”

毕竟是一棵多金的大树,还是哄好一点为好。

傅霁景又笑起来:“好,随时恭候。”

柳金枝望着他温暖俊眉的眉眼,心中不由一动。

傅霁景生的……真是好看。

*

柳金枝等人出去踏青时还是立春,放榜时已是雨水节气,而再等到半月后的同期集会,便是惊蛰。

作为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惊蛰的到来象征着天气转暖。

春雷初鸣,惊醒蛰伏于地下的冬眠的昆虫和动物。

无论是古还是今,对于这天都有很多的习俗。

于宋朝人,身份不同则形式不同。

茶农会在惊蛰这天进行“喊山祭茶”,被赵汝砺在《北苑别录》中称之为:“春虫震蛰,千夫雷动,一时之盛,诚为壮观”。

工匠则延续《周礼》中所记载的“启蛰之日蒙鼓皮”的传统,在这天选择鞣制牛皮蒙鼓。

像柳金枝这类平头老百姓,自然是做些普普通通的事。

先是带着一家人把院子里里外外都打扫一边,又在庭院周围撒上驱虫药。

阿芹则是心灵手巧,给家里人都缝制了一个五毒包。

“这是我家乡的习俗,戴五毒包,挂彩丝绳,雷神就会保佑大家百毒不侵。”

阿芹笑着把五毒包分发下去。

月牙拿到了一个绣着山茶花的,捏在手心里,精致小巧,还香香的,她很喜欢。

“谢谢阿芹姐姐。”

杜卫和柳霄两个少年都不好意思,红着脸接过道谢。

柳金枝端着个铜盆,一边走,一边在庭院里洒水驱尘,道:“对了,今天谁去买梨子呀。食梨离虫,这可免不得。”

宋代百姓在惊蛰吃梨,既是因为梨与“离”谐音,寓意远离虫害,也因为梨子润燥功效符合春季养生需求。

那位宋朝著名的吃货诗人——苏轼,还曾记载过将梨与橙子捣碎加醋盐调制的果饮,兼具驱虫与美味。

柳金枝还蛮想试一试的。

“不用买,隔壁黄婶子和钱婶子送了我们好几篮子。”柳霄接话,从门槛后提出来两篮子香梨给众人看,“瞧,都新鲜的不得了。”

柳金枝走过去看。

果然,篮子里的梨子一个个水灵灵的,每个都有成年人拳头大小,闻一闻,梨子的清香扑鼻而来,叫人忍不住新生愉悦。

“那今天我给大家做个新菜式吧。”柳金枝笑眯眯地说。

“哈哈,东家下厨,咱们这回又有口福可享了。”杜卫咂咂嘴,“就是不知道是什么新菜式。”

月牙、柳霄还有阿芹都很期待。

柳金枝拿起一个香梨,在手中高高抛起,再接上,狡黠一笑,道:

“水晶梨子。”

做这道小食需要预备下香梨两个、金橘四颗、红枣四颗,以及银耳半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