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当时苍莱县下辖的几个村子受灾严重,我们在锦城都听说了,我那时捐了一百两银子。”黄老板忙不迭的说道。
很快又有另外一位站了出来,“区区一百两,黄老板可真是记得清楚。”
“一百两怎么了,不是钱啊!”黄老板理直气壮,一百两可是供几十户人家一年的花销了。
几人互相打趣,聊起了捐钱的趣事。
商人们或许平日里跟人打交道的经验丰富,一个个都相当健谈,什么话题都能聊得起来。
“我忽然有个想法…”潘泰笑呵呵地看着杜杏儿。
…
苍莱县最大的茶楼名叫福来茶楼。
潘泰带头,他的一群朋友跟在后面,这群人身上穿的都是绫罗绸缎,一看价格就不便宜,不少人身边还跟着小厮。
福来茶楼的小二一见,难掩激动,这都是贵客啊。
“各位老板可是来喝茶的,里边请。”小二极为热情地招呼道。
待这群人走进门,一直坐在柜台后面的掌柜见状赶紧走出来相迎,“哎呦,各位贵客,可是要楼上的雅间?”
潘泰摆摆手,“不用,我们喜欢人多的地方,热闹,听说你这茶楼每日都有说书的?”
掌柜赶紧道,“有,马上人就来了。”
“那好,我们先坐在这里等一会儿。”潘泰道。
然后一群人就这么在一楼大厅落座,几乎占满了一半的位置。
“老板,不着急啊,我们先在这坐坐。”潘泰道。
掌柜道,“是,您坐,我来给您上茶。”
掌柜走到门口的地方,给小二塞了几文钱,低声道,“赶紧把先生找过来,就说有贵客来了。”
小二得了赏钱,跑的比谁都卖力,一溜烟便窜了出去。
随着周围的人越来越多,潘泰也跟自己的朋友们聊了起来。
至于这聊的内容,自然就是三冬村,关于历史上的事,关于之前那场捐款里自己出的钱。
总之所有的事情都聊。
渐渐的,周围的茶客也渐渐听明白了,现在的三冬村跟曾经的那个三冬村已经不一样,里面都不是同一批人了。
或许有人对这个话题不是很感兴趣,可是看着一帮有钱人炫富,那可是太有意思了。
县城的生活水平虽然比乡下人好,但要跟锦城的富商们相比,压根不够看,所以他们听着潘泰等人聊天,心里满是羡慕。
不得不说,金钱刺激的效果比什么来的都好。
很快,针对于三动村,针对于杜氏酒楼,原来的流言渐渐被新的内容取代。
惊人的反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非常具备传播价值,人们只要一知道这样的新闻,就忍不住去跟别人分享。
凶狠的,精心谋划的谣言就这么被潘泰等人四两拨千斤地消灭掉,谁能不说一声厉害。
杜氏酒楼在众人心中的形象扭转,很快生意便再度恢复。
为了通过此事在县城彻底站稳脚跟,杜杏儿直接推出了会员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