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母亲的身体,早已不如从前。而她的病,或许并非偶然。
他抬头望向窗外,天色渐暗,风起云涌。
他低声喃喃:“母亲,孩儿已长大,北狄的棋局已稳,接下来,我将在大晟,下一场更大的棋。”
风起,暗潮涌动。
承泽的命运,也在这场风暴中,悄然改变。
承泽在母亲床前守了整整一夜,直到清晨,才在侍女的劝说下稍作歇息。然而,他的心却始终悬着。母亲的病来得蹊跷,症状虽似风寒,但脉象却透着一股异样的虚浮,似是中毒的征兆。
他心中隐隐生出一个念头??母亲的病,绝非偶然。
翌日,御医再次前来诊治,却依旧未能查明病因。皇帝派来的太医令亲自诊脉,也只道是“体虚所致,需静养调息”,并未发现任何异状。然而,承泽心知肚明,母亲的病,恐怕另有隐情。
他悄然命人将母亲昨夜服用的药渣送去一位隐秘的药铺,命人暗中化验。果然,半个时辰后,药铺的掌柜送来一封密信??药中被人掺入了一味极为隐秘的毒药,名为“断魂草”,此药无色无味,毒性缓慢,若长期服用,可使人逐渐衰弱,直至死亡。
承泽看罢密信,脸色骤然阴沉。
有人,竟敢对母亲下手!
他心中已有猜测,但未敢轻举妄动。若此时贸然揭发,反倒会打草惊蛇。他必须找出幕后之人,才能真正为母亲讨回公道。
与此同时,朝中局势也愈发紧张。皇帝虽未明言,但对承泽的态度已悄然发生变化。兵部尚书虽未明面责难,却在朝会上多次提及“北狄局势尚不稳定,大晟不宜贸然结盟”,显然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承泽深知,自己已被某些人视为威胁,若不尽快反击,恐怕迟早会被构陷。
他开始暗中调查,命心腹打探朝中动向,同时加强府邸的守卫,以防不测。
三日后,母亲的病情稍有好转,承泽终于松了口气。然而,就在他准备进一步追查幕后黑手时,一封密信悄然送至府中??信中只有一句话:“北狄未稳,耶律昭宁另有图谋。”
承泽看完信,心中一震。
耶律昭宁……另有图谋?
他回想起在北狄的最后几日,耶律昭宁虽表面支持耶律承烈,但她的眼神中,始终藏着一丝难以捉摸的意味。她答应成为北狄的幕后掌权者,但她是否甘心居于人下?
承泽意识到,北狄的局势,恐怕远未真正稳定。
他立刻命人快马加急,向北狄派出密探,暗中监视耶律昭宁的动向。
数日后,密探传回消息??耶律昭宁已在北狄暗中联络部分旧部,似乎有意另立山头,甚至有传言称,她已与北狄边疆的一支叛军秘密接触。
承泽心中一凛,若此事属实,那耶律承烈的王位,恐怕并不稳固。而自己当初协助耶律承烈登位,若北狄局势再起波澜,大晟的盟约恐怕也会受到牵连。
他必须尽快做出决断。
他提笔写下一封密信,命人连夜送往兵部尚书府中,信中言明北狄局势有变,建议朝廷暂缓与北狄的正式盟约,同时派遣密使前往北狄,试探耶律承烈的态度。
与此同时,他也开始在朝中布局,拉拢几位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大臣,试图在朝堂之上建立自己的势力。
他深知,若想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必须拥有足够的话语权。
而这场风暴,才刚刚开始。
---
夜深,承泽独自坐在书房中,烛火摇曳,映照着他沉思的侧脸。
他回想起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从一个依赖母亲庇护的少年,到如今独当一面的朝臣,他经历了太多。
母亲的病,朝堂的暗流,北狄的变局……这一切,都让他意识到,真正的权力,从来不是靠忠诚和才华就能获得的,而是需要手段,需要布局,需要在关键时刻,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他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夜空中悬挂的明月,低声喃喃:“母亲,孩儿已长大,北狄的棋局未稳,而大晟的棋局,也才刚刚开始。”
风起,暗潮涌动。
承泽的命运,也在这场风暴中,悄然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