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让陛下决定。”纪襄小声道。
司徒征微笑起来,安抚道:“怎么到这个时候,反而紧张了起来?不就是命名罢了,若是一时想不出来,就过几天再琢磨吧。”
他的手紧紧握着纪襄两只手。
她不动了,怔怔地和他对望,从他含笑的眼眸里,似是汲取了一股勇气。
有何好紧张的?
也许是她从未想过自己有这一日,所以不知如何应对。
纪襄轻轻咬唇,思索了好一会儿,道:“不如就叫幼学,
你觉得如何?罢了,就叫这名字吧。”
她扬唇一笑。
“很好。”司徒征很快赞扬道。
她认真道:“谢谢你为我奔走。我知道如果不是你对此事上心,这事绝对不会如此快就定下来的。谢谢你。”
纪襄说着,有想要落泪的冲动,抿唇忍住了。
司徒征静静地看着她,千言万语,最后只是简单说了一句:“你值得。”-
天气一日比一日暖和起来,腊尽春回。
纪襄仍是没有想好回到京城,而司徒征也没有提起此事。
他长久地住在了万家庄,每隔三五日回京城一趟,进宫或是看望父母。
每次回来,他都会给纪襄说说朝堂之事,偶尔也会打听打听,告诉她萧骊珠,孟清湄等她熟识之友人的动向。
除此之外,他都是在万家庄里陪纪襄继续著书。
杏儿和村里其他小女孩还是每日来向她学认字,连高月光的父母都同意了。皇帝推行重新定民编户,离京城近的万家庄很快受益,刘家分到了田地,雇人耕种,多了一笔收入
“纪襄”这个名字渐渐家喻户晓,但“常芳”依旧安安静静隐居一隅。
时日久了,纪襄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经动了回去的心思。
她如今在万家庄,要获悉什么动向,或者对幼学有何新的看法,都要麻烦司徒征。她不想被人指指点点说闲话,司徒征来见她都要注意别人,几乎每回都是先行观察路上没人才过来。
纪襄不禁想象,她回到京城,司徒征肯定是有办法解决好他家中的事,她也懒得理会父亲继母怎么想,婚事应当是很顺利的。
婚后,二人会如何生活呢?
她不由露出一个甜甜的笑。
这日,司徒征一大早就去京城了,纪襄安静地翻阅着他送的古籍,等他归来。
直到快傍晚时分,司徒征才匆匆回到万家庄。已经是五月,天气炎热,他先沐浴洗去灰尘汗水,换了一身干净衣裳,才让青筠去请纪襄过来。
两家房子虽近,但一向是司徒征主动过来。纪襄心知多半是出事了,立即赶过去。
他坐在书房里,一袭青衣,脸上鬓边还带着沐浴后的水汽,一张英俊逼人的脸上,神色凝重。
“襄儿。”他看到纪襄,朝她招手。
纪襄快步走过去,坐到了他面前的一张椅上,担忧地问:“怎么了?”
司徒征静静地看着她,斟酌片刻道:“你应该听过西域如今的战事。”
纪襄点头:“就是你告诉我的呀。”
即使司徒征不说,就连杏儿这样的小孩都知道西北正在打仗。
“是战事不顺?”
司徒征淡淡道:“节节败退。”
纪襄惊呼一声,掩住嘴。她一直知道这几十年来西域丢了不少地,还有不少汉民被劫掠走为奴为婢的。
她看向神色略带愧疚的司徒征,明白过来,问道:“是陛下要派你去?”
“是。如今守边的几个大将都习惯了败仗,毫无斗志。陛下打算派我去做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