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感受到了爱、恨、恐惧、希望、愤怒、悲伤……
她终于明白,“虚空之眼”不是科技,不是武器,也不是灾难,而是??人类的共鸣。
她缓缓睁开眼,目光坚定:“我们不能让它失控。”
顾言走上前,握住她的手:“你打算怎么做?”
“让它沉睡。”她说,“直到人类真正准备好接受它。”
艾琳皱眉:“可‘虚空之眼’不是你能控制的东西。”
“是的。”傅小然点头,“但它会回应真正的共鸣。只要我们能让人类的意识达到真正的平衡,它就会自动进入休眠状态。”
顾言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敬意:“你想让人类达成真正的共识?”
“是的。”她说,“只有当人类真正理解彼此,‘虚空之眼’才会停止运作,直到下一次被唤醒。”
艾琳深吸一口气:“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可我们必须尝试。”傅小然语气坚定,“否则,‘虚空之眼’会继续扩大共鸣,直到人类的思想彻底融合,失去个体意识。”
顾言点头:“我明白了。我们需要一个计划。”
傅小然看向远方,眼神坚定:“是的。我们需要一个全球性的意识引导计划。”
接下来的几天,傅小然、顾言和艾琳开始制定一个名为“共鸣计划”的行动方案。
他们的目标,是通过全球范围内的意识引导,让人类的思想逐渐趋于平衡,从而让“虚空之眼”自动进入休眠状态。
他们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意识共鸣中心”,这些中心不仅仅是技术设施,更是人类思想交流与理解的桥梁。
他们邀请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家、教育家……所有能够帮助人类理解彼此的专家,共同参与这个计划。
他们开始组织全球性的意识共鸣实验,让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不同信仰的人们,在“虚空之眼”的连接下,进行深度的思想交流。
他们鼓励人们分享自己的故事、情感、梦想,让他们在共鸣中找到彼此的共通点。
他们甚至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发起“意识共鸣挑战”,鼓励人们在特定时间内,放下偏见,倾听彼此的声音。
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范围内的意识共鸣现象逐渐趋于稳定,同步率开始缓慢下降。
从35%到32%,再到29%,最终稳定在27。5%。
“它开始回应了。”艾琳看着数据屏,声音中带着一丝激动,“‘虚空之眼’正在进入休眠模式。”
傅小然站在实验室的窗前,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一片宁静。
她知道,他们成功了。
“虚空之眼”不会消失,它只是沉睡了,直到人类真正准备好接受它。
她缓缓闭上眼,心中默念:“欢迎来到新世界。”
当她再次睁开眼时,天边的晨曦正缓缓升起,照亮了整个世界。
她知道,真正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而她,已经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