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岳怀兴胆气那么壮,是因为他手中有三万两。
他被诛杀后,侍卫军司见识了大帅的手段也不敢动,如实运了过来。
既然是资军之用,理所应当就交到他这个西北诸军统帅手中。
他们也曾收到圣旨,让将这笔钱交给西北安抚制置大使处置。
原来这也是岳怀兴才见面就对他火气那么大,叫他来拖拖拉拉不来的主要原因之一。
手里三万两要交出去他怎么都不愿意。
用卫王的钱给自己打仗。
赵立宽都觉得自己是在做梦,但使起来是真爽,还有比花敌人的钱更爽快的事吗!
那不等同于牛头人吗。
到下午,三十多家硝石商集中过来,总共凑出来一千二百多斤质量过关的硝石。
硝石商人们一开始紧张害怕,还以为官家要吞他们的财货。
但听说是买之后又感激涕零,一个个激动万分。
他们已被封锁城中二十多天,货出不了城,一个个愁眉苦脸,以为要砸在手里,没想如今居然全卖出去了,价格还是公道价。
赵立宽收买好后,火速找来军中的工兵,又征用衙门官署的后院去制备火药。
第二天早上,侯景等再次回报,敌军河谷中扎营的部队,又往南推进二十里。
现在距离中央县城只有三十里。
这种举动越发让赵立宽觉得他们是在诱敌,一面令抓紧修筑城防工事,一面令斥候再探再报,同时不要理会他们。
他现在还在等其他两支部队行动。
而被围困的梁州城,他实在无能为力。。。。。。
赵立宽往北叹口气,只能咬牙让他们自求多福。
他不是不想救,而是不能贸然去救,慈不学兵,到他这个位置,必须为所有麾下将士负责。
他曾经看过一个访谈节目,一位八十多岁的抗美援朝老将领一面哭一面讲述的故事。
当时他们一个班的士兵被围困在山崖上,全团都请命要去救,可他咬牙断然拒绝所有人不让救。
因为那是敌人的陷阱,故意暂不进攻,就是想让他们派人去救,然后打援军。
如果他松口,说不定还要死更多人,最后就这么眼睁睁看着山头上的十几人全军覆没,只有几人跳崖求生,奇迹般活下来。
老将军说起这事的时候泪流满面,自责一辈子,说一辈子忘不了他下令害死的战友。
可如果让他再来一次,还是会下令不能救。
这就是慈不掌兵的意义。
将领不能意气用事,因为要为麾下成千上万的生命负责。
时刻要做出符合理性而非符合人性的决定。
二月初三,当地向导也招募完毕,足有三十二人,都是当地老练的猎户。
赵立宽给他们每人十吊钱,又派人去家里慰问,送了酒肉礼品,也记住他们家的位置。
随后令他们各领军中斥候,不走河谷大道,而是从河谷两边的大山上往北摸索,去探查敌人的动向。
从山上看河谷里的情况,居高临下能更加一览无余。
并嘱咐他们,尽量往北摸,最好能到郭家村那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