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当然知道卢氏如今已经大不如从前了。
以往太子还在的时候,她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妃。
即便只是继太子妃,也是东宫的女主人,手底下教养着宣玟这个亲子,连宣珑都放在她膝下养着。
只要太子一继位,她便是板上钉钉的国母。
当时太子在朝中的势力威望,即便是不对卢氏加一抚恤,也有不少人看在卢氏是未来后族的份儿上,多行方便,加以奉承拉拢。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
太子病逝。
她如今寡居东宫,也不过是宫里头一个没什么存在感的吉祥物。
即便是如今储君之位,还是先太子这一脉的人在坐着。
但。。。。。。到底不是亲生的。
即便是她名义上,还是东宫的女主人,如今那位皇太孙殿下名义上的母妃,那也承不得半分情面。
皇长孙自有自己的外家,同他们卢氏上下没有半分关系,他们卢氏即便是在朝堂之中依旧尽心尽力地一副皇太孙,也得不得半分的好。
就像是现在。。。。。。人走茶凉。
“罢了!”卢妃有些心烦地抬手揉了揉眉心,“父亲年事已高,如今又暂且赋闲在家中,本不应该劳动他的。”
“若非是眼下实在十万火急,本宫如何愿意叨扰他老人家。”
这几年来。
卢妃在东宫之中深居简出,也知道自己娘家越来越艰难。
故而一直以来,都小心着韬光养晦。
哪里想到这回自己的亲儿子,竟然能捅出这么大的篓子来?!
自从那夜从宣玟口中知道前因后果之后,卢妃大抵便猜出来,齐王同赵王犯上谋逆,还有宣玟这一回,应当是同一个人设下的局。
她连夜回宫,命人去内侍局,详查汤泉行宫那处的宫人内侍名册。
又吩咐人去寻卢老太爷,动用手底下藏着的那些死士和暗桩,细细追查当初跟在齐王、赵王还有宣玟身边儿的那些可疑的细作、探子们。
就是为了寻出一些蛛丝马迹出来。
到时候只要抓住了一条舌头,不必她亲自出手。
只需要将人送到齐王和赵王的人手上。
这两位到底在前朝经营已久,手底下应当有几分后手。
只要他们出手,证明此事有人栽赃暗算,宣玟自然也能洗清身上的罪责。
只是没想到。
那背后之人竟然算得如此天衣无缝!
不但送到宣玟身边儿那位叫“双喜”的内侍身份名字是假的。
就连齐王和赵王那处,那些所谓的心腹,一个个不是突然消失,便是已经“伏罪”自缢。
余下一些没什么用的全都下了诏狱。
依着皇太孙那背后之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