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么简单。
电影消费的一部分来自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来源于军事实力和整体国力。
文化崇拜其实就是强权崇拜。
为什么世界通用语是英语而不是汉语?
为什么世界通用货币是美元而不是人民币?
这些和电影是不同的领域,但都是一样的道理。
如果哪一天中国成为世界第一,那么华夏文化也可以在全世界畅通无阻。”
柴菁扶额,感觉这段好像又不能用,大概率还是得剪掉。
“你为什么这么推崇商业电影?”
“就和中影推崇大片是一样的道理,因为这样的电影可以将观众吸引到电影院里去,电影院赚到钱,电影公司赚到钱,整个电影产业才会得到发展……
艺术电影是小众,是奢侈品。
它更容易获得奖项,获得成就,但它无法帮助电影市场繁荣起来。
我为什么要制作科幻片,科幻片制作起来很麻烦的,性价比并不高,需要很多配套产业……
拍一部科幻片的时间我甚至可以拍两部其他类型的电影。
那为什么还要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因为我要趟路子,我甚至还把所有踩过的坑编辑成册,无私的共享出来,目的只有一个——提高咱们国家的整体制片能力。”
“这个怎么说?”
“很简单啊,电影的发展趋势美国已经替我们验证过了,就是要工业化。”
“工业化?”
“对,电影的未来必然是工业化。
好莱坞为什么厉害,一个好莱坞可以吊打全世界所有国家的电影,因为人家有完整的电影工业。
除了美国,任何国家想拍高水准的科幻片,灾难片,都绕不开美国。
特效技术在人家手里,发行渠道也在人家手里。
我们进入wto的时候,国内电影节直呼‘狼来了’,为什么?
因为知道打不过。
香港电影曾经那么辉煌,还不是被《侏罗纪》干趴下了。
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无法复制《侏罗纪》。
别的电影都可以复制,写个差不多的剧本,找一批人开拍就完了。
但工业电影复制不了。
你不具备那个条件。
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人家侵蚀你的市场。
观众可不管你是国产电影还是外部电影,他们只在乎好看不好看。
如果不工业化,整天搞小作坊,小打小闹,那么电影产业早晚得完~”
“可网上有一种悲观的看法,认为美国如此伟大,中国想要追赶恐怕很难?”
“美国哪里伟大了?
我在美国听过一个讲座,是一个美国教授自己讲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