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电影节通常采取分阶段公布的策略,主竞赛单元因其重要性,会优先单独公布以吸引媒体。
弗里德里希对于今天见面,一开始就不满意。
柏林电影节是电影艺术殿堂之一,需要导演,特别是中国导演小心追逐才对。
要像超市的购物积分一样,攒足积分,才能兑换奖品。
需要在特定时间兑换,比如会员日,还要早早排队,才能兑换到自己想要的。
柏林电影节甚至更为苛刻,需要看各种各样的因素,比如政策方向、国际市场的出品方,乃至于看心情,具有随机性。
想给就给,不想给就不给。
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持自身逼格,去驯化非西方导演,特别是中国导演。
宁浩选择把《无人区》放在柏林首映,他也最多给对方暗示,可能会有一个主竞赛单元的入围名额。
今天这样摆在台面上谈,如此不体面,主要还是詹姆士探员在背后逼的。
“我要看得见的回报。”宁浩丝毫不退让:“你们要明白我的压力!”
一直不说话的黑人,开口说:“你要是能公开反对沈三通的电影理念,一切都可以谈。”
弗里德里希拒绝道:“不行,这不是可以谈的!”
詹姆士淡淡看了对方一眼,一字一顿道:“可以谈的,都可以谈的。”
弗里德里希脸色立刻肉眼可见的铁青,早听说这玩意是靠着肤色上来的,果然是蠢猪。
该死的美国佬,该死的黑鬼,完全不在乎他们柏林电影节的名誉。
他很想说,这是柏林电影节,不是美国佬可以撒野的地方,但是又没法说出来,因为他知道对方可以。
弗里德里希以为这样的让步已经足够巨大,宁浩必然感恩戴德。
可惜,他错了。
宁浩拒绝道:“不可能。”
詹姆士眉头一皱,提醒道:“宁,有得到必须要付出。”
宁浩直白道:“我不可能公开批评沈三通,这会导致我职业生涯毁灭。”
詹姆士道:“你不必担心……”
宁浩直接反问:“你见到直接点名沈三通的导演吗,哪怕是学院派的导演,有谁?”
詹姆士一下被问住了。
他为何不顾体面,把柏林电影节的入围、获奖这种别说让宁浩参与,甚至连旁观都不行的交易,公开进行?
一个重要原因是沈三通以及三通娱乐带来的压力太大了。
狗屎的前任史密斯专员,把帝国利益转化为了自己个人利益,让沈三通一步步做大,成为了中国舆论场上的最不稳定因素。
李安亲自下场开团,没有出现想象中一呼百应的场面。
沈三通本身就是隐退,连个回应都没有。
同时,除了撒钱的媒体、大V,以及某些没脑子的“知识分子”。
有身份、有跟脚的媒体人,最多阴阳怪气,支持所谓创作自由,没谁敢点名沈三通。
连受到挤压的学院派,哪怕利益冲突,也不敢直接冲沈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