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顿大学。
1993年6月24日。
40多名来自各个大学的顶尖数论专家、数学家,在普林斯顿数学会厅共同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
“当整数n>2时,关于x、y、z的不定方程xn+ynzn,没有正整数解。”
“37至40页的与岩泽理论有关的证明已经更新,修正了那里的一个致命错误。‘
“现在,费马大猜想,已经可以叫做费马大定理。‘
安德鲁怀尔斯念完论文的最后段,在坐的评审专家组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1637年,鬟国数学家皮埃尔费马在阅读丢番图《算术》时,在第11卷第8命题旁写了一段话:
“将一个立方数分成两个立方数之和,或一个四次幂分成两个四次幕之和,或者一般地将个高于二次的幂分成两个同次幂之和,这是不可能的。关于此,我确信我发现一种美妙的证法,可惜这里的
空白处太小,写不下。
费马给全世界挖了个300多年的大坑。
现在这个坑被填上了。
全世界都在热议费马大定理被证明这件大新闻,同时也有人注意到了一件事:安德鲁怀尔斯是1953年4月出生的,到明年也就是菲尔兹奖的颁奖年,他已经41岁了。
超过40岁就没法获得菲尔兹奖了。
现在数学界不少人猜想,菲尔兹奖的委员会可能会在1994年度的四个获奖者之外,再颁发个”特别贡献奖给安德鲁怀尔斯。
菲尔兹奖的40岁限制条件让不少数学家感到抓狂。当然一个数学家研究的黄金时期就是他的中青年,数学是个很吃脑力的活儿,但也有一些数学家是熬到五六十岁才做出世界级的成就,这些大叔大爷就只能抱憾去领阿贝尔奖了。对了现在还没设立阿贝尔奖呢。
从1936年设立菲尔兹奖到现在,中国其实也没缺席。
有华裔获得过菲尔兹奖,1982年的丘成桐,而且现在丘成桐的国籍是中国了。
有中国国籍的公民获得过菲尔兹奖,1990年弗拉基米尔德林菲尔德,乌克兰出生的犹太人。
既是华人也是中国籍公民的菲尔兹奖得主呢?
1970年。
陈最润。
。。。。。
研究工作。”
德林菲尔德15岁拿的IM0金牌,24岁在莫斯科国立大学拿到了力学与数学博士学位,但由于犹太血统以及籍贯问题(从乌克兰来的必须回乌克兰工作),他无法留在莫斯科从事自己喜欢的基础数学
难道去哈尔科夫算坦克上的螺帽和螺母的受力分析?不去。德林菲尔德润去了中国,在北大数学系任高级讲师、副教授、30岁升正教授。
他获奖的研究是在霍普夫代数的基础上引进单李代数的量子形变概念,从而联系到杨巴克斯特方程,推进了后者的扩展研究。他的研究现在被称为半霍普夫代数的"德林菲尔德模一理论”。
因为德林菲尔德的研究对杨巴克斯特方程的扩展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杨振宁从1986年起就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任何场合爆吹德林菲尔德模一理论。有老杨做助力,德林菲尔德1990年拿菲尔兹奖也
算是没啥悬念,而且是在念获奖名单时的第一个人。
“我是中国人,也是乌克兰人,当然,还是苏联人。
1993年7月,德林菲尔德回到了自己的母校莫斯科国立大学,在小厅做学术报告之前,先对数学系的师生发表了段小演讲。
“十几年前,我离开莫斯科,去北京教数学,其实主要是在数学所做研究。到了中国我才了解到,中国大学的数学研究发展得很快,在那时候就已经在很多基础数学的领域开展工作了。当时的北大校
长对我说,如果中国希望有更强大的应用数学,首先就要有强大的基础数学,否则应用数学无法走远。
“基础数学最根本的动力是好奇心,而不是应用。我是一个基础数学家,我做研究时不会考虑应用,这不是我的工作,所以很重要的是,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获得相应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