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 第173章 不想当总统的特工不是好律师(第1页)

第173章 不想当总统的特工不是好律师(第1页)

天津。

东来顺涮肉。

木炭在火锅的炉子里燃烧,炉子上方热气蒸腾,围坐的几人身上暖烘烘的。

普京把一盘羊肉端起来,扒拉扒拉全下到火锅里。东来顺的涮肉锅是清汤,扒下去之后肉眼可见羊肉卷在火锅里变色,并翻腾起来。普京倒计时10读秒,数到0就伸出筷子:“听说切得很薄的羊肉卷

只需要烫10秒就可以吃了,大家动筷子吧。

维克多。谢因:“哈哈哈,这我当然知道,是你来天津出差的,天津是我的地盘。

康斯坦丁塞利维斯托夫:“转眼我们已经在天津呆了5年了。啊!我的第二故乡。”

普京:“你们都比不上我,我已经在中国呆了13年。北京天津的火锅也很好。来,我们先走一个。”

四人。上边三人再一个李乾坤,都端起面前的口杯,碰了一下,然后深深抿了一口牛栏山。

不知道为什么,中国各地到处都能找到好吃的火锅店,于是普京这些年,或是借工作出差,或是假期旅游走访,在中国各处与老朋友联络或者交新朋友时,都以火锅作为聚会场所。

普京联络的大多是在中国居住和工作的苏联人,也有常常在中国和苏联之间跑来跑去的中国人。

在和张科长沟通之后,普京去外地的时候有机会见到职位比较重要的“很厉害的“苏联人,但普京也不是只见高端入物,普通的苏联日子人他有机会也会一起坐坐聊聊。

今天拼饭局的维克多谢因和塞利维斯托夫,就不太好界定是高端人物还是普通人。

两人没受过高等教育,都是中专毕业。但两人的职位、收入又妥妥的高端人士。塞利维斯托夫是东星软件的技术骨干,维克多谢因则是游戏剧本策划,除此之外还是个历史幻想小说的作者。

但两人在苏联又都有过一段被当做寄生虫强制送到集体农庄种土豆的经历。也就是在农庄里,这两个此前从没来往过的人变成好基友。寄生虫强制劳动也算是坐牢,是“人生四大铁"之一了。因为这段

经历,两人对苏联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丝毫不感到奇怪。

“你在工程类的技校受的教育,然而泡在州图书馆自学成才,现在是剧本和脚本的金牌创作者,对古俄罗斯历史那么了解,的确了不起。

维克多谢因:“普京,你也很厉害,你对古罗斯史的了解不亚于我,虽然我们的细末研究方向有些不同,但你的了解同样非常深。”

普京:“嗯哼,那是因为我的第。份工。。。我最初到中国时候的第一个法律客户在这方面非常擅长。

维克多谢因:“不过,要想真正了解苏联,知道苏联现在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研究古罗斯史不如研究近代史。

普京:“正是这样。最近我在研究彼得大帝改革。”

维克多谢因:“是吗,我最近也在看彼得大帝方面的书。”

普京:“彼得大帝一人推进了俄罗斯到沙俄帝国的这段改革。现在大家都说因为彼得大帝实施了改革,最终让俄罗斯获得了大北方战争的胜利。其实这改革的延续影响远不止一次战争的胜利。它塑造

了俄罗斯人,而且至今为止它的塑造工作量大于任何一一个人。”

“而彼得大帝改革的核心,如果归纳为个词,那就是学习。向先进的,或者说强大的文明学习。”

维克多谢因:“这一点我想补充,其实苏联领导人也记住了学习这两个字,从苏联成立一直到勃列日涅夫死去,苏联都在学习引进西方的先进工业技术和设备。但其实彼得大帝的学习不仅是这

普京:“是啊。元老院、执行管理委员会、一套公务员制度,彼得大帝甚至更改了俄罗斯的基层统治方式。从小组行政到辖省,这就是现在的州。以马德堡法为代表的德意志城市自治制度也随即进入

俄国。先从最近的普鲁士开始学习,后来又学法国和意大利。如果苏联像彼得大帝那样,早点儿学中国,也不至于变成这样。

维克多谢因:“这大概就是苏联为什么开裂的原因了。”

普京点头表示同意。

高级码农塞利维斯托夫这时候终于找到了插话的空当:“因为七十年没有学习了,现在戈尔巴乔夫突然发现,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普京:“两位,我有一件事已经想了很久,大概两年前就开始想了。。。。。我们应当做点儿什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