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沙尼亚首都塔林。
1987年5月18日,爱沙尼亚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在塔林共和国大会厅举行全体会议。
“波罗的海之路“只是个大型群体快闪,闪完剩下的工作就交给吉尼斯世界纪录委员会了,现在吉尼斯的人正在三国来回穿梭,确认“波罗的海之路”能不能载入吉尼斯年度世界纪录大全。
快闪之后才是正事。
“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决议。一、苏联中央应予公布1939年《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即《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之全部内容,尤其是其秘密议定书,因为该条约涉及苏联与德国在双边签署的条约中
处置第三国的主权及领土。
“决议二、促请《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签署的各方或政权继承者,宣告这条约自签署一刻起即为无效。”
“决议三、爱沙尼亚自即日起,应启动建立脱离联盟的政治机制,最高苏维埃将以立法保证其实施。”
爱沙尼亚最高苏维埃主席瓦尔德罗斯玛条条地念着经过数次大会辩论和修改后的最终版最高苏维埃决议。
在罗斯玛眼前是205名爱沙尼亚最高苏维埃代表。
罗斯玛:“现在开始投票。”
205名代表在投票机按钮上按下,然后又举手计票以投票机为准,举手只是一个表态。但在这件事情上,最高苏维埃的代表更想让其他人看见自己的态度。
“179票赞同,10票弃权,16票反对。决议通过。
大会主持人打开计票结果的纸张,在大厅里念完,又路小跑离开会厅,从走廊飞奔而出,来到共和国大会厅外。
出门主持人就看见了黑压压的脑袋,大会厅外面人山入海,熙熙攘攘几万人。主持人挥舞着手中的纸张,大声喊道:
“决议,通过了!”
同一天,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加盟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也通过了类似的决议。
“下面播送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声明。”
莫斯科电视台中断了正常的新闻节目,播音员低头看稿子,一字一句地念着稿件上的内容。
“在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的某些加盟共和国,最近出现了一一些民族主义、极端主义群体,从事着破坏联盟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法活动。”
“这些群体歧视少数族群,威吓仍终于苏联理想的人。由于地区政府没有组织这些群体的行径,民族主义和极端主义的思想正在滋长。”
“党中央严正指出:这些群体的非法活动冠之以民族主义为幌子,实质上为反社会主义、反苏联行为。他们裹挟不明真相的群众所组织的某些活动,实质为极端主义的歇斯底里,会演化为灾难性的后
果,使得国家和人民坠入无底深渊。
“党中央号召苏联的农民和工人行动起来,加强团结,反对分裂,捍卫苏联理想,捍卫社会主义的联盟。”
“对于部分加盟共和国所遇到的经济困难以及此前积累的社会问题,党中央的决定如下:”
“中央政府与加盟共和国领导人之间进行深入的对话与沟通,制止民族分离主义和极端行为。”
。。。
电视台的声明实际上是把大事化小了。
但也不能不化小,如果告诉全苏联人,这特么的不是一小撮极端主义群体,而是波三小的最高苏维埃投票通过的决议,那还得了。
这些国家的最高苏维埃代表75%以上是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