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桃夭定终身-高冷帝君漫漫追妻录 > 龙争虎斗(第3页)

龙争虎斗(第3页)

“出去?出去干什么呢?像我这样无用的人。”婉停了许久,疑惑地问道。

芸儿听了心里难过,安慰道:“若没有姐姐,我大约已经死了几次了。更不要说有姐姐在,这些年鲁国和齐国才能和睦共处,百姓也少了许多沛流离。”

婉依着墙壁的头摇了摇,说道:“当年我嫁到鲁国,后来我又回到齐国,这些年来来往往,几乎没有一件是我能做主的。

即便鲁国和齐国和睦,也不过是他爱过我,为我做了太多的退让。我被人爱,也被人嫉恨,希望对人好,却也最终伤害了不少人,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我能够做主的。

如今他去了,没有人再能推着我让我随波逐流,我出去和在这里,又有什么区别呢?”

芸儿也陷入了沉思:“也许,这世间的女子,从一生下来,命运在父母手中,在夫君手中,甚至在子女手中,唯独甚少在自己的手中。不过姐姐,这些年,我们已经为自己做了许多。”

“是么?”

“当年软弱如我,在你的鼓励下选择了和离,这是当朝哪个王公贵女不曾有的举动。而你,背着鲁国元妃的名号,甘愿被世人误解、鄙弃,在大王命悬一线时回到齐国救了他,又在多年后不求明名分的跟着他,这又是多少女子不敢踏出的一步?”

婉干涩许久的双眼此刻有了一些潮湿,确实,那些年,他对她那么疯狂,而她,又何尝不曾去回应他的疯狂?可惜他不在了,连梦都吝啬给到她。

倘若她再次出去重见天日,这余生的孤独的路,她究竟要怎么走?为齐鲁和睦?为孩子成长?只是所有的一切,都不再有感情的一隅罢了。

“倘若雍廪果真除掉了公孙无知,如今是谁新的帝王呢?”婉的思绪回到了现实。

“听守卫们说现在帝王空悬,大将军已经和鲁君在蔇地会盟,商议公子纠回国继位。”芸儿不甚确定地说。

公孙被杀,为何继位的不是太子?恐怕公孙无知为防止太子继位,已经早将太子处置了。自己若不是因着和鲁国的关系,估计也活不到今日。

想到此,婉心中止不住地难过。诸儿被杀,可怜他风光一世,自己的孩子却因他命运多舛。太子如果不在,那么如今继位的人选中便只剩纠和小白了。

纠常年不得诸儿重用,又早年离开齐国去鲁国生活,恐怕齐国朝内真心拥戴他的人并不多。但纠本人名声并不坏,况且纠的母亲是鲁国人,是鲁国望族,如今若子同愿意协助纠回国夺位,胜算还是大的。

小白则不同。小白这些年被诸儿高高低低派过许多地方,许多职位,小白的政绩群臣有目共睹,若小白做了帝王,以他对国事的了解和手腕,恐怕是目前最适合把齐国的繁荣延续下去的人。

然而小白的母亲卫氏身份稍差,在卫国的母族早已败落,如今他寄居在莒国,莒国又是小国,恐难以在国事关系中强有力支持小白。

若鲁国一心希望纠当政,但齐国人选了小白,齐鲁关系是否会恶化?这大概会是齐国大臣绕不开的一个难题。

婉料想的不错,选小白还是纠,正是在齐宫里两派大臣争执不下的话题。

挺纠派认为外交重于内政,现在诸侯间纵横联合,齐国之所以这几十年从和郑国、鲁国、纪国相近规模到如今国力领先,中间的借力打力功不可没。挺小白的以为弱国无外交,国君的能力才是国家的方向。

挺纠派又拿出纠在鲁国颇有建树来证明纠也有治国的才能;挺小白派则认为目前鲁国国君子同的母亲婉尚在齐国,只要小白控制了婉,一样可以缓和齐鲁关系。

放眼朝堂,燕将军去年没了,公孙止在诸儿和太子被杀后含恨气绝,而姬师傅早几年已经神志不清,虽然大家都尊称他一声师傅,但基本无人再去询问他的意见了。

雍廪杀了公孙无知立了大功,又身居大将军,原本无门无户的他竟成了当朝的重臣,他的意见,自然也变得至关重要。

雍廪心中偏向的是纠。他曾听燕将军说过小白这个人,燕将军对小白十分欣赏,也隐约提到过小白只不过是困于机遇,才无法施展出在作战中的才华。

若一朝小白做了国君,自己在军事上的那点才干,恐怕很快就在小白眼中变得没有价值;而纠回齐国后势单力薄,若要坐稳位子,只得依赖于他。

公孙无知三月被杀,雍廪四月就忙安排了和鲁君同的会面。子同让雍廪稳住局面,稍作准备后,五月便送纠回国继位。

短短几月里诸儿和公孙无知接连死去,对子同的震撼不可谓不大。他当时最担忧的便是婉的安危,可惜他派去齐国的探子,对婉的去向丝毫找不到线索。

子同虽然担忧,但身在鲁国也无可奈何,如今问到雍廪,雍廪只说夫人一切安好,但子同提出要见到婉时,却被雍廪搪塞过去了,并约定待同送纠返齐后,再安排婉和子同母子重聚。

事实上,雍廪根本寻不到婉如今何在。当初公孙无知囚禁了婉和芸儿,考虑到二人身份的重要,将她们关在了离临淄城几十里的公孙无知自己的建的家牢里。

如今同询问起母亲,雍廪担心实情告诉同,会引得同变卦不再支持纠的回国,所以只能用言语搪塞,只期待在纠回到临淄前能找到关押婉和芸儿的地方;若真届时无果,纠已经回了国继了位,同就算心中有怨恨,考虑到两国关系,估计也只能不了了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