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桃夭定终身-高冷帝君漫漫追妻录 > 丑闻(第2页)

丑闻(第2页)

跟了他多年的妃子,早已知道他的为人;年轻时跟了他且有了一子半女的,生活得也算安适;但有些年纪尚轻或对他仍心存幻想的,他实在是希望替她们惋惜。

他离开齐宫的时候,曾准备宣一条新规,凡遇大小节日宫中嫔妃可宣父母家人进宫,集市贸易日则可申请由宫里寺人陪同出宫办事,只需当日返回即可。

诸儿初心不错,但这一规矩却愁坏了宫里负责嫔妃日常生活的小官们。嫔妃嫁入齐宫,除了妃位高的几人,其余人基本若无意外,一生基本都是在齐宫度过,这并非怪历代君王一味狠心,实在是嫔妃身份特殊,万一遇事,小到性命大到国家关系,皆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诸儿眼见反对声浪滔天,只得取消了这条规定。但宫里官员及嫔妃已知道齐王态度,后面有些大胆些的嫔妃私下了偷偷溜出宫去,只要不太过分,寺人们知道告到齐王那里恐怕只会被嫌多事,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干预。

今日烦扰戴氏的事,便是那个去年刚入齐宫,并被封在安乐宫的羽裳。羽裳对诸儿一见倾心,后来靠着兄长连城频立战功嫁入齐宫。

刚入宫时,她一心只想获得诸儿宠爱。可是诸儿除了大婚当夜到过她的安乐宫,此后竟再没有踏足过那里。宫里的女子,身份地位的高低,除了封号和母族的地位,是否有子嗣,是否得帝王宠爱皆是要点。

羽裳刚入宫身份地位不明确,有些寺人便做出些拜高踩低的事情来。她自恃美貌,心比天高,总想着只要一日她见到了诸儿这一切都会有转机,偏偏诸儿最后竟搬离了齐宫,她的一腔热望变成了灰心颓唐,最后乃至有些自暴自弃了。还是她身边的侍女心疼她拉她出宫散心,谁知这一出宫便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

羽裳是在中秋那日出宫的。临淄城平素最热闹的是广庆街,可中秋时灯市一条街的风光却压过了广庆街。羽裳和侍女看到灯市上各种纸扎的花灯形态各异,惟妙惟肖,便渐渐忘了时间,流连忘返。美丽女子总是容易招惹好奇的目光,正当羽裳看中了一只花灯准备买下时,另外一个人却先取下那只花灯。

"姑娘若是喜欢,就让与姑娘吧!"那人把灯递给羽裳,眼睛却毫不遮掩地直勾勾地望着羽裳。羽裳看那人眼神放肆不怒反喜,她今日出来本来无心打扮,如此尚能招来对方青睐,心中便更得意了几分。再看那人穿着十分富贵,长得也算魁梧端正,羽裳眼风中便流出几分勾人气息。

"既是公子先看中,我岂能夺人所爱?"羽裳声音娇柔。

"这玉兔灯只有配上姑娘这样的容貌,才不负月宫嫦娥的传说。店家,帮我包起来,这位姑娘买了。"说罢,那人后面的小厮把几把刀币递给了摊主。

羽裳心中十分喜悦,但面上却客气地说:"公子太客气了,无功不受禄,我岂能白白拿了这只花灯。"

"姑娘若不嫌弃,前面有家茶楼,若姑娘肯赏光进去陪在下小酌两杯,那就是在下今日最大的幸运了。"

羽裳此时尚念及自己身份,觉得不妥正欲拒绝,身旁的侍女说话了:"小姐,反正咱们回去也无事,走了许久也累了,不如去茶楼坐下休息一下。"

羽裳想到回宫只有冷清和无望的等待,心中挣扎了一会儿,说道:"那多谢公子了。"

到了茶楼,茶楼的老板看到那人忙迎了出去,大声招呼:"公孙公子,是什么风把您老人家吹到这里,让我们寒舍蓬荜生辉啊!"

老板边说边把三人迎进里面一雅舍,想不到这外面看起来普普通通的茶楼里面竟别有洞天,雅舍里面布置之豪华之别致,比安乐宫都有过之而不及。

羽裳虽猜不真切对方来头,却知道对方必定是王公贵族,于是欣喜中更带了几分矜持,这种欲拒还迎的姿态让对面的男人更加把持不住。酒过三巡,两人的眉毛官司便开始打的密不透风,最后连侍女都发现了异常,知趣地到雅舍外候着。

羽裳何尝不知这里面的危险?可是她孤单受冷落了太久,美貌而有野心的女子,遇上地位尊贵却对她逢迎的男子,心中的喜悦唤起了野心,那危险便隐而不见了。

最后羽裳喝到微醺,那人以担心羽裳安危为名要送她回家,羽裳让她送到离宫门不远的地方告了别。谁知对方却一直跟踪她,直到她进了宫门许久才离去。

那人正是公孙无知,他流连灯市时垂涎羽裳的美貌,本来想制造一场艳遇。可当到茶室,两人近距离坐下后,他发现羽裳确实年轻娇美更胜一般女子,他便改变了策略,打算缓攻,甚至有收了羽裳做外室的念头。

待等到他送羽裳回家,看到她进了宫门后,才意识到虽然羽裳衣着装扮普通,但极可能是宫里的女子。他让下人去打听,很快便知道了羽裳的身份,一个美艳但在宫中没有依靠的女子,却有一个年轻而善战的兄长。

想到这一层关系后,他对羽裳的兴趣便更浓厚了一些。对于诸儿的东西,他天生有种抢夺的欲望。

这些年来,他对诸儿的情绪一直是复杂的,从幼年到成年,他的父亲夷仲年对待诸儿甚至比对自己还要关心,而齐王又总是对他极为宠爱,好似在补偿因夷仲年对诸儿的爱护而带来对他的冷落而造成的伤害。

他心中总是忍不住暗暗和诸儿比,是的,诸儿长得比他好,地位比他尊贵,打仗带兵比他有天赋。这些年,他曾尝试,后来又慢慢放弃过一些念头,打算安安稳稳做一个富贵公子。

随着父亲和老齐王的故去,诸儿和他的关系变得既亲密又古怪。诸儿大概是很想和他成为真正的君臣,打仗总给他最好的角色,从不介意他的吃穿用度比宫里的人还要华贵,铁面无私的诸儿,对他却数次纵容包庇。

可是,这一切换来的不过是表面的恭敬,他心中对诸儿惧怕中又夹杂着厌恶,因为自己的行为不端而惧怕,又因为对诸儿的妒忌而厌恶。

自从去年诸儿替他挡下酅城之战中他犯下的错误后,他心中对这个帝王的忌惮便更少了些,大约他再犯下一些离谱的错误,诸儿也是不会当众处罚他的吧。

过了几日,当羽裳正情思百转想着如何再次出宫,再见到那日偶遇的公子时,她却在齐宫遇上了公孙无知。

公孙无知佯装惊讶,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告诉羽裳诸儿曾允许他有事可自行出入齐宫,打过招呼,公孙无知以有其他要事为由,便匆匆告辞了。

公孙无知走后,羽裳愁肠百转,心中全是公孙无知。那日傍晚,有人到安乐宫悄悄将一封信送给羽裳,里面倾诉了对羽裳的无望相思,并附赠了一块美玉,祈求羽裳几日后到宫外某个地方赏光相见。

羽裳收到信后,悲喜交加。若是她之前对诸儿的单相思是苦恋,那么这段和公孙无知的相遇便成了相知相惜。

她的身份非但没有禁锢住她的行动,反而让她的行动更加决绝。宫里早有传闻,齐王特意盖了新宫宠幸新人,以后大约不会再回齐宫,也不会再宠幸这里的任何女子了。既然在诸儿那里没了希望,她又何苦拘着自己。

几日的等待犹如几年,当羽裳如约来到公孙无知指定的地点后,两人如同分离了几个世纪,无需公孙无知再多语言行动,羽裳很快便投怀送抱,两人便做了那干柴烈火之事。

公孙无知爱羽裳娇美年幼,羽裳爱公孙无知温柔体贴,两人竟渐渐视彼此为唯一。待公孙无知在宫外为羽裳布置了新的府邸后,羽裳便越来越肆无忌惮地在宫外和公孙无知幽会了。

如此持续了几个月,直到有了身孕,羽裳才意识到自己走上了多么危险的一条道路。羽裳虽然骄慢,但并不傻,她发现自己身孕后,第一个去见的人不是公孙无知,而是自己的哥哥连城。

她不确切公孙无知会如何解除这个危险,所以她想先去探一探兄长的态度。

当连城知道这件事后,几乎是要发疯了。"你真是够疯狂的,这下你我都死无葬身之地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