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早会心一笑,装作全然不在意的轻松模样点头,“好的,尽量。”
程修远手机突然响起,抱歉地和苏早做了个手势后走到包间门口,接听电话。
苏早独自坐在包间内,周遭的一切都静止了。
一番看似随意的闲聊,将苏早拉回到了过去。
没谈恋爱时,苏早是非常憧憬婚姻的。
她期盼着某一天,自己能穿着白纱,和心爱的人并肩走进礼堂,在众人的祝福声中,许下相伴一生的誓言。
一场恋爱,教会了她很多道理。
恋爱后,她才知道,自己的家庭条件,是不配谈婚论嫁的。
也是恋爱后,她才明白,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深度结合与绑定。
渐渐地,她发现了不婚主义的好处。
不婚,就可以只享受爱情的甜蜜,不需要面对家庭的烦恼。
久而久之,没有家庭的苏早找到了跟自己和解的方法,她加入了不婚主义的阵营。
只要她不想结婚,就不会有“谈婚论嫁”这个过程,也就不需要拿出自己那个满目疮痍的家庭,去让其他人评价。
她心里大概清楚程修远这番话的用意。
程修远无非是想告诉她,大城市的家长思想相对开明一些,或许不那么看重家庭背景。
可是,程修远不知道的是。
苏早唯一愿意相信爱情的一次,就是因为他,输得一败涂地。
也是在参加完程修远的家庭聚餐后,苏早彻底下定了决心,做出了分手的决定。
平心而论,程修远的父母非常有涵养,言辞得体举止有度,没有做出任何让苏早不舒服的出格举动。
所以苏早一直都觉得,有问题的是她自己。
她回答不上来正常家庭里,长辈们的所有问题:
你的父母是做什么的?
你过年为什么不回家呢?爸爸妈妈不会想你吗?
结婚的话,女方有什么要求呢?酒席办不办,在哪里办?亲戚有多少?
恍惚间,苏早仿佛又坐回到了程修远家的长餐桌前。
她不想说谎,但是,席间的任何一个问题,她都没办法完整地回答出来。
不是不想答,是真的没有答案。
她连自己的爸爸妈妈在哪里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聚餐结束,临走时,程修远的妈妈贴在苏早的耳边,用沪市方言低语了一句:
“融不进的圈子就不要硬挤了,难看。”
言犹在耳,每每想起来,当时如坠冰窟的刺痛感都会再来一次。
苏早不记得最后自己是怎么释怀的了,她只知道,这些都怪不得别人。
但凡她有一个普通的家庭,都可以安慰自己说对方是嫌贫爱富的势利眼。
可是,她连普通的家庭都没有。
感性情绪上头,自卑感再次侵袭。
理智在另一侧叫嚣着。
别管!
千万别管!
程修远一定是故意的!
他想要的就是你现在的犹豫和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