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洗砚垂着眼看他的男朋友。
此时此刻,商老师脸上身上都因情动,皮肤透着淡淡的粉色,摘了眼镜后的一双美目含着一池春水似的望着他,媚色无边,温柔多情,装满了各色情绪。
心尖一颤,梁洗砚忽然觉得这样娇美动人的模样,他好像在哪里见过。
很久以前,在不认识商哲栋的漫长时间里,梁洗砚都把迟秋蕊那样灵动妩媚的一双眼视作理想型,只不过后来他决定和商哲栋谈恋爱,习惯了一本正经的商老师眉目之间的冷淡温沉后,这条理想型也就自然作废,被抛之脑后,很久没想起来了。
而现在,他居然在商哲栋的眉眼上,见到了和迟秋蕊一般无二的媚色,一时之间居然被这美貌迷得愣了,呆呆地坐在商老师的腹肌上没反应。
这是怎么回事?
商哲栋和迟秋蕊怎么上半张脸都像起来了
“在想什么?”商哲栋的手向后抚着他的腰。
“没事儿。”
梁洗砚甩了一下脑袋回神,俯下身和他接吻,天翻地覆之间,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被商老师压回怀里,被他温柔地照顾了一次。
最后结束时,梁洗砚趴在商哲栋胸前,腮帮子发酸,他刚动了一下下巴,就被敏锐的商老师发现。
商哲栋抬起手,长指抚上他的下巴,给他按揉脸颊。
“我唔唔唔你。”
梁洗砚被揉着嘴,说出来的话含糊成一小团,一个字都听不清。
“说什么?”商哲栋停下动作。
梁洗砚的脸在他掌心,这次清晰地说:“我说我也喜欢你。”
这是第一次,商哲栋从他这嘴硬心软、面冷心热的男朋友口中,听到对他的真挚告白,内蒙古那场苍苍茫茫的大雪飘了多年,终于融化成水,落回他的掌心。
所以当年千里迢迢去边境追人怎么样呢,后来不管不顾的回到北京又怎么样呢。
都值啊。
第74章第七十四折万山轻舟轻舟已过万重山……
十二月的倒数第二个周末,对梁洗砚来说有两件大事。
一件事是牡丹楼迟秋蕊今年的封箱演出《白蛇传》就在周日。
另外一件,今年是迟秋蕊出道登台第十五周年。
老屈消息灵通,这些年从票友那里推断出一点关于迟秋蕊本人的年龄和演艺经历,老屈说,迟秋蕊从小拜师学艺,原本只是当爱好培养,却没想到天赋异禀,天生一副祖师爷赏饭吃的好嗓子和美娇容。
因此,十六岁男生变声期过后,发现嗓子依然亮堂,半点儿没毁,索性就开始登台演出,走专业从艺的道路,从小角儿唱起,逐渐台前亮相,扮大青衣,做台柱挑大梁。
从那时候开始算,到今年,迟秋蕊应当是出道登台了十五年,按照曲艺逢五大庆的规矩,今年应当热热闹闹的办一次。
只是迟秋蕊本人实在是太过低调,这一年都快到年尾了,眼瞅着戏班子都要封箱了,他本人依然没有任何要庆祝的意思。
不少喜欢迟秋蕊的票友看不下去,自发的,决定准备一些礼物送给迟老板,多少算个心意。
老屈把这事儿告诉梁洗砚后,梁洗砚还真就上了心。
原因主要有两个。
其一,他确实是迟秋蕊多年的戏迷,虽然说他这么多年纯是奔着这个人去的牡丹楼,跟老屈比起来算个“假戏迷”,但到底也是粉丝,所以这份儿心意他挺想传达过去的,让迟秋蕊知道他的喜欢和支持。
其二,梁洗砚琢磨了一下,客观来说,他自打开始谈恋爱,生活被商哲栋占得越来越满,有人陪着过日子以后,心里面不再像从前那么空虚,生活和情感的寄托也当然的、渐渐转向他的男朋友。
因此,梁洗砚觉着以后他可能也不能再那么痴的场场追着迟秋蕊,次次想方设法送礼送花捧角儿。
这回最后一次向他表达心意以后,也算是给自己收收心,好好回归生活,以后只把听曲儿当个闲暇爱好。
这两个原因之下,梁洗砚考虑了很久,白天趁着商哲栋出去上班,重新去买了一个相册集,这个相册集的封面是他特意选的,拍得是雍和宫最著名的那一条银杏大道,金黄的银杏最能体现深秋美景,也正好合了迟老板艺名的前两个字“迟秋”。
他把单反相机连上电脑,将里面七年来记录迟秋蕊登台的照片全部重新洗出来,按照时间线和剧目一张张的分类,往相册集里整理摆放。
从迟秋蕊第一次登台的《状元媒》柴郡主,再到他某年中秋时节,在牡丹楼和著名马派老生合演的《四郎探母》铁镜公主,还有那年印象深刻的交流演出,迟秋蕊破天荒尝试扮的《西厢记》里娇俏小红娘
除此之外,还有梁洗砚这么多年给他送去后台的花束照片,春有海棠,夏有白栀,秋有金桂,冬有红梅
梁洗砚整理这些的时候,边看边翻涌起无数回忆。
这些照片,带着他回到了从前彷徨无聊的许多年,他一个人在北京城晃晃悠悠,爹不疼娘不爱,整日提心吊胆防着过日子,对未来迷茫又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