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别逼朕登基 > 第142章 142 大自然的搬运工(第1页)

第142章 142 大自然的搬运工(第1页)

他们不生产粮食,但他们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颍、檀两州的水稻一年两熟,除非天灾人祸,两州百姓耕种的粮食是吃不完的,这才催生出了粮商这一存在。

每年,他们低价从百姓手中收走多余的粮食,利用先进的仓储技术储藏起来,再拉到各州去卖。

即便有时,商会会通过屯粮不放、哄抬粮价等手段牟取暴利,皇上、百姓对这样投机倒把的行为也一向深恶痛绝,但像青州、启州、房州这样的地区,他们天然缺粮,需要粮商源源不断地为他们带来粮食。

粮商的商业活动,促使了粮食在各地高效流转,而这件事,也只能交给商人去做。

一旦交给了官僚,效率、贪腐,便各个都是问题。

好比之前,赵呈开放了盐矿私营,自那之后,各地私营盐矿所产食盐,不仅质量提高了,价格降低了,官府抽取的盐税,还大大超过了之前官营盐矿所产生的收益。

颍、檀两州商人,世代经商,他们对于两州粮食生意该如何做,早已了如指掌。

可惜如今,他们的家宅被徐忠洗劫一空,世代积累的财富统统归零,曾经在檀州商会搅弄风云的人们,如今,也都一同携手跨回了解放前。

周祈安同他们打过交道,他用无限趋近于成本价的价格,从苏永手中收购了三十万石粮,低价出给了青州百姓。

苏永觉得周祈安做局宰了他一刀,宰得他这辈子再也不想跟青州、跟周祈安做生意。

周祈安也觉得以苏家为首的檀州商会,在背后操控米价,拿百姓吃饭的事儿牟取暴利,让人看到了,就只想宰这一刀,他没让苏永赔钱,已经十分仁义。

但周祈安想让他们的生意重新再做起来。

这几日,周祈安一路参观仓廪参观到了檀州来,晚上在驿馆下榻,白天坐镇州府衙门大堂。

两州城池正在修缮,秋税正在收缴,一应事宜皆在井井有条地进行中。

这日,在驿馆吃过了早饭,周祈安拿帕子擦了擦嘴,说了句:“云贺,通知牢房,我一会儿要见见苏永。”

继颍州之后,檀州的治安也迅速稳定了下来,这阵子市场开市、店铺复业,檀州首邑上水县仿佛又回到了往常。

之前在青州诱引檀州粮商过来卖粮时,周祈安与孔若云时常通信。孔兄文笔极好,常常向他描绘檀州的富庶与繁华,只可惜,北门三扇门洞车水马龙、日夜不息的景象,他短时间内是看不到的了。

有些帝王,他们南征北战、大搞基建,对百姓施加重税。身为黎庶,生在这样一个朝代或许是一种不幸,但他们所做之事罪在当下,却也功在千秋。

有些帝王,他们无为而治、与民休息、藏富于民,若是生逢太平时代,他们便是盛世明君,但若生逢乱世,他们却也可能成为昏庸之主。

而祖世德属于前者。

辅佐这样一位帝王,周祈安在现代所学到的人权思想、私有财产权思想,便统统都要靠后站,他们的皇上可不认这些。

入了上水县,周祈安先去了趟衙门。

州府官员积了些事情要与他商议,一众人在二堂喝茶详谈,结束时已过了午时。

周祈安没吃饭,起身说了句:“一笛,跟我去隔壁牢房见见苏永。”

两人走到了牢房大门时,刚好撞见萧云贺从里头走了出来。

萧云贺拿帕子捂着口鼻,见了周祈安,立刻跑过来道:“老大,要不还是换个地方提审吧,这牢房……这牢房……”说着,他把着张一笛肩膀,弯着腰一阵干呕。

“什么时候这么娇气了?”周祈安问道,“之前是没进天牢办过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