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他参演的作品还是投资的电影,基本上都能够赚的盆满钵满的真正原因。
至于能否延续神话,就看这部电影是不是在水准之上了。
别的暂且不谈,这部作品完全是由他自身去理解。
于陈愈而言,太烂了当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毕竟当下娱乐圈谁没拍几部烂片?
即便是张一谋,都不敢说自己百战百胜。
当然。
若是佳作更好,《李小龙》算是陈愈带着个人表演性质最浓厚的元素。
对于他立足北美,这部作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哪怕他现在已经拥有了极高的热度,却仍旧需要一部关键作品。
能够让他彻底的站稳脚跟。
陈愈陷入了沉思,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北美市场立足。
首当其冲就是大ip的连锁效应。
《李小龙》作为响彻全球的文化符号,那可是被《时代》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
ip效应有了。
接下来要看的就是导演和主演的号召力。
李桉和陈愈的合作共创,自然能够引起不俗的反响。
至于接下来自然就是奖项的加持。
这三项可谓是最基本的存在,陈愈对此自然是有把握的。
李桉商业片操刀可能不太行。
可自传文艺片叙述类,可谓是手拿把掐。
在陈愈看来。
自传类型的影片,大导演拍起来的下限是肯定有保障的。
就算是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毕竟这类影片,大多具备顶级的叙事优势和观众基础。
依赖人物知名度,便足以闯出一片天。
不像商业片,若是扑街了会亏的很惨,还会影响自身的票房号召力。
它所影响的可能是整个项目的投资方,制作团队甚至是演员的职业生涯。
陈愈看向了李桉。
眼前人就是这方面的弱点,个人风格太过于强烈,相当喜欢掺杂个人细腻的情感刻画。
除此之外——
长此以往的试图吸引文艺片和商业片两大市场,最终的结果却是得不偿失。
再加上他无法稳定驾驭。
没有人喜欢在看爽文的同时,去听他上一节哲学课。
种种状况导致了在北美六大也不敢找他派大型商业片。
注意到了陈愈的视线,李桉适时看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