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懂”只是孔三传的自谦之词,他浸淫音律乐理十数载,最精者,莫过于嵇琴和笛。
平心而论,自去年入东京瓦舍以来,在此二器上,尚未逢可匹敌之人。
奈何艺再精绝,知音难遇。
勾栏台下人头攒动,多是凑热闹、图一乐的看客,他和其他乐师在细节处理上的差距,又有几人能识?
迄今为止,只吴掌柜一人而已。
孔三传见吴记川饭铺面窄仄粗陋,料定往来食客多是贩夫走卒,纵使他奏出袅袅仙音,只怕也是对牛弹琴。
但吴掌柜于他有知遇之恩,开出的酬劳更是丰厚。莫说食客欣赏不来,即便没有听众,他也绝不含糊半分!
好香啊!
孔三传正暗下决心,忽然嗅到一股诱人的饭菜香气,不由得使劲吸鼻翼,喉头接连滚动。
吴铭、李二郎和张关索将备好的套餐?一端出。
香气更浓郁了。
孔三传坐在店堂一角,从他的角度看不见盆中饭菜,他又不好意思凑过去探看,直馋得口水横流。
这香味,绝非寻常的市井食肆可比!
吴掌柜竟有这等手艺,无怪志存高远!
酉时初至,门外忽然响起杂沓的脚步声。
片刻后,一袭青衿当先闯入门内,紧跟着你追我赶地冲进来六七个年轻人,竟皆作书生打扮!
"?!!”
孔三传瞠目愕然,心下惊疑不定。
怪哉!这街头小店如何能引来如此多的读书人?
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他展现技艺的绝佳机会!
“乐”居六艺次席,这些太学生哪怕不精音律,其鉴赏水平也绝非市井小民所能及!
能在这样的场合独奏,多少人花钱也求不来,吴掌柜却把这机会给了我,还允我丰厚的酬劳,他真的……………
一念及此,胸中感佩顿如泉水奔涌,鼻头隐隐有些发酸。
孔三传深深呼吸,立时将感动转化为行动,举起竹笛横陈唇边。
这时,店堂里已经座无虚席,众书生巴巴地盼着美味佳肴,无人留意角落里的孔三传。
突然间,一缕空灵剔透的笛音如幽寒泉涓涓淌出,漫过燥热的店堂。
喧闹的人声瞬间哑寂,众书生只觉心头仿佛注入一股沁凉溪水,盛夏酷暑带来的烦厌焦躁竟似在须臾间消融,目光不由自主地凝注于角落里的吹笛者。
直到笛韵初歇,余音绕梁,满座才如梦初醒,面面相觑:吴掌柜几时请来一位如此高明的乐师驻演?
“好一曲涤暑清心之乐!”
欧阳发当即拊掌喝彩,他早已认出,这位吹笛者正是昨日彩云棚内那位拉嵇琴的乐师。
他探手入怀摸出十余枚铜钱,递给李二郎,扬声道:“转赠这位孔先生!”
“值当!”
“我亦有赏!”
其余学子亦纷纷叫好,解囊赏钱者不在少数。
孔三传忙起身叉手深揖到底:“多谢诸君抬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