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清欢快走两步追上师父,低声问:“师父,今日没有备料,鲜肉菜蔬一概无存,咱们做什么菜?”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纵是灶王爷下凡,没有新鲜的食材,如何变得出堪比卤鹌鹑蛋的美味?
李二郎也说:“掌柜的需要什么肉,某这便去买。只是咱们和两位姐姐约好一个时辰后碰头,若去迟了,怕是连站脚的地方都寻不着,更别提座位了。”
吴铭神色自若道:“无需多虑,为师自有计较,铁牛的台子,定误不了。”
谢、李二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但见师父掌柜的从容淡定,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心下稍定的同时,不免有些好奇,不晓得师父又要施展何种神仙手段。
吴铭其实压根没有想好,这得视现有的食材而定,但无论做什么菜,必须满足两点:一是简单,从备料到出锅最好在半个小时内搞定;二是美味,要让客人空腹而来尽兴而归。
一行人抵达吴记川饭,李二郎招呼客人落座。
吴铭立于堂中,叉手团团一揖,歉然道:“诸位贵客,小店今日外出摆摊,灶房所备鲜肉菜蔬有限,眼下只能用现有的食材烹制几味小菜,且需多耽搁些时辰,还望海涵!”
王安石素来不重口腹,当即表态:“但凭吴掌柜安排。”
众人纷纷应和。
苏辙深知吴掌柜手艺卓绝,即便是最简单的食材也能教他做出花来,比起这个,他更在意另一件事:“我要一杯冰镇凉茶!”
吴铭哑然失笑。
小苏对王老吉到底是有多深的执念!
细算来,自打上回宴饮罢,他便没再喝过工业小甜水,至今已近半月,无怪他在兹念兹。
“七娘也要一杯!”
王蘅忙不迭举手。
正值盛夏时节,单是一个“冰”字,便足够诱人了。
吴铭趁机向王安石四人推销:“小店不仅有寻常的消暑饮子,还有正经香浓的茶水。前些日子新到一批好茶,诸位官人何不来一壶尝尝鲜?”
四人稍一合计,韩绛总结道:“不劳吴掌柜费心,我等也要那冰镇凉茶。
心中均想:东京城里多的是大茶坊,要品茶谁来你这小饭店?
吴铭很想说不费心,茶叶卖不出去才费心!
话到嘴边终究噎了回去。
Fit。。。。。。
听他们互相称呼,吴铭已经知晓三人的身份。
这两天正在看老王的传记,书中提到的“嘉?四友”,即王安石、司马光、吕公著和韩维,说这四人“仁宗朝同在从班,特相友善,暇日多会于僧坊,往往谈燕终日。’
司马光此时正随恩师庞籍在河东路任职,嘉?四友只到了三个。
韩绛虽未名列其中,但他和王安石的私交其实更为深厚,后来也是熙宁变法的主要支持者之一。
至于苏轼等人,不消问,自然也是要冰镇凉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