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但陈松的蛋糕终究还是被别人瓜分了一部分。这也是导致他收入降低的一个原因。
第三,倒卖蔬菜的次数多了,有些人就开始变得油滑起来。
有些记录员和司机,从菜农那边收购了蔬菜,就想办法自己倒卖出去了。
反正陈松每次都是先打欠条,等把蔬菜卖出去之后再给菜农们付款,这些记录员和司机就联合在一起,打着陈松的旗号,顶着他的名头去收购蔬菜。
等把蔬菜收上来之后,他们就偷偷卖掉,然后再把菜款付给菜农。
还有些人没有偷偷倒卖蔬菜,却发现了这项工作中的漏洞,于是贪墨公款的行为屡禁不止。
这是不好解决的问题,即便放到后世,法律那么严谨了,财务制度那么完善了,却依然避免不了这个问题。
还有,在明朝的时候,曾经做过乞丐与和尚的明太祖朱元璋,对贪官深恶痛绝,制定了酷刑,只要贪污超过60两银子,就要被剥皮楦草!
可是贪污行为依然没有全部禁止,只是减少了一些,而且更加隐蔽了而已。
总而言之,林子大了什么乌龟都有。人心散了,革命的队伍不好带了。
对于这两种行为,刘静一旦发现了这样的人,那必然是严惩不贷的,而且必定是要追究法律责任的。
但却依然是有人在铤而走险,偷偷瓜分陈松的蛋糕。
对此,刘静也无法做到完全杜绝。
这也是导致陈松利润降低的另一个原因。
现在陈松的其他产业已经起来了,虽然倒卖大棚蔬菜的利润依然比较可观,但也不至于让陈松头疼,所以他也没那么看重了。
如果发现有人贪污了,他肯定是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但若是实在发现不了,那也无所谓。
这不也算是变相地增加了那些人的收入吗?那些人贪污了之后,总要消费吧?所以这些钱最终还会回到市场上的。
只要这些钱还在市场上流通,陈松就有办法把它再赚回来。
而且那样的人毕竟是极少数,尚在陈松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大部分人还是忠诚可靠的。
。。。。。。
陈松给李成才打了个电话,约了一个时间,然后就来找李成才了。
“李叔,咱们商量的那个家家通电的工程,有眉目了吗?”陈松问道。
李成才笑着说道:“当然,我之前就把这事上报给市里了,然后引起了市里的高度关注,他们就又给上报到了省里。”
“省里认为,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于是大力支持,还准备以咱们流河县作为试点呢,若是成功了,就在全省推行!”
“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我原本是打算在三年内完成,但省里给我下了死命令,要求我必须在两年内完成,所以咱们的时间还是很紧张的。”
“但好处也是很明显的,省里会给咱们尽量提供帮助,有困难可以找省里的官方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