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传言太多,记都记不过来。
郎阁主简练作答:“画楼,求真派。”
柳穿鱼立马明白了。
画楼跟求真派武器皆以“笔”为主。
画楼用笔,不是真的笔,是判官笔;
求真派用的真笔,却不以笔为名,雅称“官城子”。
说来,要论武功的不科学程度,求真派当排前三。
身具根骨的文道武者,官城子虚空作画、写字,引动金木水火土风雷毒冰;
描绘自然风景,叫人困在山水文字间。
没有根骨者,借助不同类型墨韵,比如仙鹤岭的星照墨,照样也能引动五行之力。
似真似幻,非常难缠。
……
所谓“万物生”,大概指的是官城子绘画的物事,栩栩如生吧?
套着人偶、无需顾忌剑帅形象的柳穿鱼,坐在小板凳上竖着耳朵听。
言道:
求真派的“文君”们,都爱众美环绕,享受红袖添香。
道文君一直以来,沉迷武功,身旁无美作伴。
这回归乡,提起此事不禁喟叹。
本县县官连忙给出主意,不如趁着乞巧日来一场“选美”!
柳穿鱼不懂:“县官为何如此巴结?”
声音很小,老船夫耳朵灵,还是听到了。
船夫不会冷落任何一位客人,忙作解释:“小娘子想必不知,道文君诸多同门、好友,乃至结交的知己,不少出自大世家……”
走文道的跟寻常武道不太一样,须先饱览书经,偶得一丝灵光,才能踏上武途……寻常人家,哪有这样的条件?
道文君算是例外,出身相对普通,但其父辈也是读书人。
……
于县官而言,巴结不一定得到多大好处,到底也是结善缘,总不会有坏处不是?
“道文君好排场。”
“那般前辈高人,再大的排场也没什么奇怪。”
“单论武功,自然是前辈,实则道文君现龄四十三,真真年少有为。”
“才四十三?格老子的,比老子更小三岁。”
“哈哈哈,老牛蹄,你怎敢跟道文君比?”
“不如我等也在不思乡凑个热闹?也好一睹道文君的风采。”
“拉倒吧你,哪里是想睹前辈风采,怕不是听到美色就迈不动腿了?”
“诸位兄弟就说答应不答应吧?”
柳穿鱼通过汉子们交流,知道他们来自南岭一个不入流的小势力;
此行目的风云大会;
囊中羞涩,没有盘缠,更莫提乘坐“滴滴打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