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弘晈叔病了?”永琏得知弘晈要回京,立刻去《国朝新闻》编辑组找弘晓打听。
弘晓道:“他信中说无大碍,只是在船上呆的久,太过疲惫。皇上就让他在台湾稍微调养一段时间,不用急着上京。”
“弘晈叔实在辛苦了。”永琏道:“不过汗阿玛说等他回来,必有重赏。”
弘晈要在台湾调养身体,与他同去的几名官员则先一步进京,一同北上的还有几艘大船。对外说是粮食和洋货。
但乾隆跟永琏透露了,那船上有一半是金银宝石。
乾隆高兴的不行,还说这些金银够修三五条铁路的。
这对朝廷来说,就是飞来横财,谁能不高兴?乾隆已经打算好了,要给弘晈封个亲王。
弘晓道:“完成皇上交代的差事是四哥的分内之事。”他先说了句客气话,又道:“对我们家里人来说,他能平安回来比什么都强。我额娘得知他的消息,高兴的一晚上没睡,次日就给寺庙捐了一千两。她老人家这些年担忧四哥,只能到处求神拜佛,让神佛保佑四哥平安,在这上面不知花了多少银子。”
怡亲王府拿不出十万两买车,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十三福晋到处给寺庙道观捐钱。
弘晓也没有劝阻额娘,不让她求神拜佛,她老人家心里没个寄托,只会更加忧愁。
永琏笑道:“等弘晈叔回来,老福晋四处还愿,又要忙一阵了。”
弘晓道:“可不是么。这样也好,老人家有点事做,才有精神。”
他还和永琏开玩笑,“你弘晈叔回来的是时候,正好能参加你的婚礼。”
永琏抿唇笑笑,“是呀是呀。”
“婚礼准备的如何?”弘晓笑问。
皇后有孕,听说现在后宫事务都是去年晋升的娴贵妃和纯贵妃在打理,永琏的婚礼不知是谁在操心。
永琏道:“汗阿玛亲自过问,我没怎么操心。只是被叫去试了几次衣服。”
弘晓忍不住在心里感叹,皇上对永琏的事儿是真上心。
乾隆不过问永琏的婚礼还好,越过问越觉得委屈了儿子。
乾隆忍不住跟皇后道:“永琏只能按照郡王的规制办婚礼,怪可怜见儿的。”
皇后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乾隆,“咱们成亲的时候,还只是皇子大婚的规制呢。”
乾隆娶富察氏的时候,还不是宝亲王。婚礼也是按照比皇子大婚的礼仪来办的。
乾隆听了这话,半晌无言以对。
对啊,自己当年结婚也不是特别隆重,但自己真没觉得委屈。怎么到永琏这儿,自己就觉得郡王规制寒酸了呢?
“那……那不一样的,当年朕是皇子做不了主,现在朕是皇上,朕就想让儿子大婚热热闹闹的。”乾隆道,最好是各国使节都来庆贺。那才是太子婚礼该有的样子。
皇后心中感动,但如果真的逾制,对永琏反而不好。她就劝乾隆,“您亲自为永琏操办婚礼,已经是
无上的荣宠了。其他的都不重要。永琏今儿来请安时还说,您让人烧制的瓷器好看。”
乾隆挑眉,“他真这么说?朕怎么瞧着他看那些瓷器的眼神有几分嫌弃。”
乾隆命制造局烧制了一批婚礼上要用的瓷器,都是乾隆喜爱的花开富贵风格,昨儿永琏去看了,笑容非常勉强。但这事儿乾隆说了算,他觉得好看,婚礼上就要用这些,有些还要摆在婚房里。
皇后知道儿子不喜欢这种风格,她如果睁眼说瞎话,让皇上误会了,以后经常给永琏送这种花里胡哨的瓷器,倒麻烦了。
她就说:“永琏说,平时倒也罢了,但婚礼的时候用这些瓷器就显得喜庆热闹。”
乾隆哼了声:“还算这小子有点品味。”
皇后:“……”
皇后产期就是这个月,乾隆每天都来陪她说说话,有时候扶着她在院中走走。
“朕盼着你这胎也是个小格格。”
去年十二月,纯贵妃生下一个小格格,小格格长得十分可爱,但手指像鸭脯一样连在一起。
当时接生嬷嬷差点吓哭,纯妃得知自己生了个有残疾的女儿,也忧心忡忡,担心乾隆因此厌弃这个孩子,甚至连累永璋、永瑢。
乾隆却说这孩子的手像佛手,是菩萨转世,为了让宫里的人不要看轻这个女儿,直接把小格格抱到了太后宫里抚养。
但乾隆心里其实很清楚,这就是残疾。抱到太后身边,也是希望这可怜孩子能沾沾老祖宗的福气,健康长大。
皇后知道他是真的喜欢女儿,她则更希望能生个小阿哥,日后辅佐永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