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舒常说,舒宁从小跟着祖母长大,舒赫德和舒夫人都不好管教他,他就被惯得不成样子。
然而自从舒楠被指为慧郡王福晋,舒赫德严加管教家中儿女,这才发现舒宁已经长歪了,院子里四五个丫鬟都和他有首尾。
永琏得知后,立刻去见舒赫德。
他面对舒赫德一向恭敬,这回难得摆出小王爷的架子,严肃提醒他,一定要管好舒宁。若舒宁闹出什么丑事,让汗阿玛知道,少不得要连累福晋。
舒家还有那么多孩子,不能因为一个舒宁连累家里其他人,舒赫德立刻保证,舒宁身边的丫鬟都被发卖了,现在他天天把舒宁带在眼皮子底下盯着,如果这孩子还不成器,就直接打发到庄子上去自生自灭,他绝对不会让舒宁影响到女儿。
现在舒宁简直就是舒家公敌,阖府上下都盯着他,就怕他闹出丑事。
舒穆禄家的事儿,自然瞒不了乾隆。
乾隆都不用在舒家安排什么眼线,舒赫德这人人缘好,永常、兆惠以及钮祜禄家的那些兄弟,都是他好朋友。他们家的事儿,这些人多少都知道一些。
乾隆还和皇后讨论,家里人口多,难免出一两个纨绔,富察家也有,只要把人管好,不闹出大乱子就行。
婚礼前几天,乾隆天天来找皇后,最后核对婚礼流程,顺便追忆往昔。
“永璜成亲的时候,朕还没有这样的感觉,永琏成亲,朕就感觉自己不年轻了。”乾隆道:“也是快四十的人了,时间过得真快。”
皇后笑道:“您如今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等永琏的孩子成亲,您再说这话。”
乾隆哈哈大笑,“朕盼着那一天。咱们说不定还能带带重孙子重孙女。”
皇后觉得这对于乾隆不是什么难事儿,但自己生了永琮后,明显感觉身体不如从前,也不知能不能等到那一天。
帝后二人躺在床上回忆从前的事儿,乾隆此时感觉很幸福。
然而等到婚礼前一晚,一想到明日永琏就有了自己的小家。乾隆又生出几分惆怅。
他把永琏叫到长春宫,絮絮叨叨嘱咐了一个多时辰。
还拿自己和皇后举例子,他和皇后这就是正面教材,模范夫妻。“朕是如何尊敬爱重你额娘的,你都看在眼里,学不了十分,学七八分,也能把日子过好。”
永琏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心里却不以为然,要不是额娘贤惠大度,遇上你这种大猪蹄子,日子能过好才怪。
乾隆还想叮嘱永琏勤俭持家之类的,但想想这孩子平日已经够简朴了,再叮嘱容易小家子气。于是反过来叮嘱他不可太抠门,该摆的排场要摆,否则丢了皇家的颜面
永琏:“……”
皇后都听不下去了,“万岁爷,明儿早起永琏还要来给咱们行礼,您那时候再嘱咐也不迟。”
永琏也忙道:“是啊是啊,这会子把话说完了,明儿就没什么能嘱咐的了。”
乾隆忍不住瞪了他一眼,“用不着你操心,朕要嘱咐你的话多了。说几天都说不完。”
永琏:“……”
不过这会儿确实不早了,乾隆就打发永琏回去休息。
次日天没亮,永琏就被叫起来,换了新衣服,去给太后行礼。
太后笑眯眯嘱咐一番和福晋好好过日子之类的话。
太妃们也都在,纷纷夸永琏长得好,这两年个头也窜起来了,容貌气度都挑不出一点毛病。
永琏在这说笑几句,又去养心殿,皇后也在这边,帝后二人接受永琏行礼。
永琏行过礼,一眼瞧见汗阿玛的眼睛下有淡淡青色,就关心道:“汗阿玛,您昨晚没休息好?”
皇后想说什么,被乾隆碰了碰手臂,乾隆道:“不用你操心。”
然后就开始今日的嘱咐,从夫妻之间相敬如宾嘱咐到不可沉湎酒色,注意身体。
外面的礼部官员来催了,乾隆才摆摆手,让永琏去接迎亲队伍。
看着永琏退出殿外,乾隆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
皇后就道:“娶媳妇是添丁进口的好事儿,您怎么叹气。”
乾隆也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有几分惆怅,他看向皇后,“人都说娶了媳妇忘了娘,你就不担心永琏日后和你不亲近了?”
皇后:“……”您是怕永琏和您不亲近了吧?
“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家庭,自然不能像小孩一样粘着父母。”皇后道:“但心里肯定是彼此挂念的。永琏又住在宫里,每日都能见着,怎么会不亲近?”
皇后这会儿也没时间陪着乾隆说话,接受完永琏行礼,就要回长春宫招待内外命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