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琏交完奏折就不管这件事了,插手太多,汗阿玛要不高兴。
乾隆还以为儿子出去一趟,发现这么多问题,回来定会洗心革面,积极参与督办改革,或者趁着直隶和关外大换血的时候,放几个自己人进去。
结果这小子回来就恢复从前的状态,再不过问前朝的事儿。
乾隆却不能对永琏发现的这些问题视而不见,平白多出许多工作量。
一边抱怨这小子真会给自己找事儿,一边召见官员。乾隆整个冬天忙得不可开交,等到年底封笔时,他还忍不住在想,若是自己东巡,肯定没这么多事儿,都怪永琏。
后悔也来不及了,来年就要允许民人去关外开垦耕种,到时候肯定会出现各种问题,想想就头疼。
第75章第七十五章还没开窍
永璜、永琏出去一趟,永琏在官员心中的形象彻底变了。
从前提到二阿哥,那是聪明早慧又仁善,现在则变成了表面仁善实则不讲情面的小阎王。
还有人说二阿哥就是个小告状精,十三四岁了,不敢有一点自己的主意,什么事儿都告诉皇上。
过年期间,乾隆多多少少听到了几句风言风语,气得要死。
这一两年他是不敢让永琏出门办差了,以免有那心思歹毒的报复孩子。
他就说永琏,出去一趟就把名声搭进去了,“你呀!还是太嫩了,日后那些官员给你找麻烦,你就知道后悔了。”
永琏无辜脸,“汗阿玛难道不会保护我吗?”
“朕能护你一辈子?”乾隆没好气。
“可以!”永琏心说您至少还能护我五十多年。
反正自己以后大概率不会继位,名声什么的一点都不重要。汗阿玛还能眼睁睁看着官员们坑他不成?
乾隆:“……”
乾隆在心里叹气,自己怎么就养了个这么不省心的太子。
皇玛法当年有太子坚国,他老人家带着大队人马四处游玩儿。自己却要苦哈哈的在京城处理政务,俩儿子出去一趟,还参倒十几名官员。
虽然但是,这十几名官员大多颇有家私,抄家又得了三十多万两银子。
除了官员,这次倒霉的还有关外的几个庄头。朝廷前两年拨款让他们买种子,更换农具,这些人没换,银子全装自家荷包里了。
这些银子查抄出来都进了内务府,正好永璜婚事在即,这钱就给永璜办婚事用了。
永璜婚事在即,宫里却没什么喜庆的气氛。
年底天上出现彗星,彗星在古代就是灾星。加上乾隆八年的高温旱情,这个年大家过得都不怎么愉快。
过年期间,乾隆又闻噩耗。康熙的二十二子,多罗贝勒允祜病
故,年仅三十二岁。
允祜前些年因为接受民人田地之事被关过一阵宗人府,后来乾隆让他去负责三陵。负责三陵期间,允祜还算尽心。
腊月时,允祜还为三陵之事上过奏折,没想到他走得这么突然。
乾隆派永琏去祭奠,允裪、允禄、允礼主持丧事。
允祜的继妻还怀着孩子,在丧礼上差点哭晕过去。
永琏从丧礼上回来,心情就有些低落。跟太后等人说起二十二叔公一家,忍不住掉泪珠子。
太后、皇后也跟着哭。
乾隆来看皇额娘,见屋里气氛如此伤感,永琏这臭小子大过年惹得皇额娘落泪就很生气,没好气地把永琏撵去读书,他则要带着太后去听戏。
圆明园有个同乐园,每年正月都会唱大戏、办灯会,热闹非常。
今年大家虽然心情都不大好,但同乐园大戏楼还是摆了戏,很多妃嫔去看。
乾隆想让太后转移一下注意力,带太花去看戏。太后知道自己不去,那些妃嫔也很难安心看戏。
她也只好压下心中伤感,跟着乾隆去看戏。
允禄等人因为弟弟的英年早逝悲痛不已,听自家福晋说,皇上一家子热热闹闹在看戏。
允禄等人心中就有几分不满,侄子就是侄子,平日看起来和他们这些叔叔十分亲近,其实没多少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