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琏还毫不客气,连连点头,“好呀好呀,我带回去给大哥尝尝,大哥本来就喜欢吃枣糕。”
陪着十三福晋说了会儿话,弘晓和永琏才往书房去谈事儿。
作为日后的藏书家,弘晓的书房现在已经初具规模,永琏参观了一圈,经史子集和佛教典籍都是当年十三爷留下的,一些才子佳人话本则是弘晓淘来的。
“以后侄儿想看话本,就来找叔王借。”永琏道。
弘晓见小家伙眼睛亮亮的,一脸期待的样子,忍不住摸摸他脑袋,“你可不能读这些,这些都是闲书。”
“那你为何可以读?”永琏不服。
“因为我闲啊,闲人就可以读闲书。”弘晓笑道。
永琏哼了声,坐回位置上,“等报纸办起来,你就闲不了了。”
从报纸的用纸、排版到审稿标准、销售渠道,叔侄俩讨论了大半日。
晚膳也是在弘晓书房用的,永琏发现弘晓叔不但博学多才,思维也很缜密。
报纸的事儿交给他办,自己很放心。
乾隆批完奏折,一问才知永琏还没回来,有点着急,心说这小子出门就玩没影儿了。自己就不该让他出去。
横竖今日政务已经处理完了,他便命人准备,要去怡王府接儿子。
弘晓和十三福晋万万没想到皇上会来,匆忙接驾。
乾隆
也是体面人,既然来了,自是要问候十三福晋的身体,又勉励弘晓几句,才看自家儿子。
“时辰不早,该回去了,没商量完的改日再议。”
永琏乖乖点头,“我们已经商量的差不多了,接下来的事儿就拜托叔王多费心。”
弘晓忙说能有幸负责这么重要的差事,是他的荣幸。
乾隆这才带着永琏离开,十三福晋还不忘让永琏带上红枣蛋糕。
回宫的路上,乾隆就各种问永琏今日讨论了什么,这没什么需要隐瞒的,永琏就言简意赅说了。
“您是不是想儿子了,还亲自来接我。”永琏说完正事,就凑到汗阿玛跟前撒娇。
乾隆把他脑袋推开,“怎么可能?朕不过是听说弘晓收藏了不少书,想来看看。”
“可您刚都没去他的书房。”
乾隆:“……”乾隆赶紧转移话题,“你们在书房谈事儿,你看见他的书了?”
永琏点头,“都是些话本子,我不能读。”
“知道就好。”乾隆隔着帽子揉揉儿子脑袋。
父子俩一边说话,一边打开十三福晋送的红枣蛋糕,等到快下马车时,食盒里就剩两块了。
永琏见了永璜,就跟大哥告状,“我就吃了两块,剩下都是汗阿玛吃的。”
永璜:“……”
“不过没有关系,我知道红枣蛋糕怎么做了。”永琏说着就叫马瑞吩咐阿哥所小厨房,明早烤一些红枣蛋糕。
“所以大哥不要生我的气,”永琏蹭到永璜跟前,“笔记借我看看。”
永璜不由笑起来,“我怎么会生气,蛋糕被吃了那也是汗……”不能说,“我去给你拿笔记。”
永琏赖在永璜院子里和大哥一起做功课,顺便分享弘晓告诉他的一些八卦。
“弘昌、弘昇两位堂叔现在跟着五叔赚钱,明年打算把鑫记开到天津,二十四叔公想入一股,他们不带他。”
“为什么?”
“他们说不敢跟长辈做生意,让二十四叔公去找十六叔公和十七叔公。”永琏道。
“可十六叔公、十七叔公都拿着亲王双俸,肯定不缺钱。”永璜道。
“对呀,弘晓叔公说,二十四叔公是哭着从十六叔公府上出来的。”永琏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二十四叔公肯定挨训了。”
永璜:“……”谁让他是老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