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琏次日就去找皇后,把这件事说了,“大哥意识到不妥,就一直犹豫。”
“他觉得哪里不妥?”皇后微微挑眉。
“一是家里有病人,他舅妈不适合做保姆嬷嬷长期照顾小主子,二来……”永琏觉得第二个理由不太好说,就想含糊过去。
皇后见他如此,就睨他一眼,“二来什么?跟额娘还吞吞吐吐的。”
“二来万一嘉额娘的孩子出什么问题,别连累到大哥身上。”永琏说完又赶紧补充:“这个不是大哥说的,是儿子自己想的,以防万一,您说是吧?”
皇后闻言盯着儿子沉默片刻,然后抬手在儿子脑袋上敲了一下,“是什么是,你这小子,心眼儿这么多,怪不得长不高。”
永琏:“……”
一提身高,小少年立刻鼓起脸,杀人诛心啊额娘!
“儿子长不高都怪阿玛!”阿玛的基因太强大了,每次有人夸他像汗阿玛,他心里都咯噔一下,寿命什么的可以像,身高还是不要了,好歹让他超过一米七。
可目前看来,形势不太妙,他始终比同岁的明瑞矮一个头顶。吨吨吨喝牛奶也没用。
皇后戳戳儿子脸颊,“又胡说!男孩儿长个晚,你还没到抽条的年纪。”她也只能这样安慰儿子和自己了。
永璜舅妈的事儿皇后很快就安排妥了,让她去针线上帮忙,有些针线活可以拿回家里做,不耽误她照顾病人。
但是这差事的例银有限,还是无法解决富察家的生计问题。
年底永琏需要一个人核查惠民食堂的账目,正好永璜的表兄刚从官学毕业,补了笔帖式的缺,永琏就让他来帮自己对账。
乾隆得知儿子找了个姓富察的笔帖式帮忙,第一反应是这小子找皇后娘家帮忙,那可太胡闹了,惠民食堂是宫里的事儿,问价之类的让富察家插手没问题,账本可不能让富察家的人看啊!
细问之下才知道,这位姓富察的笔帖式和皇后娘家没一点关系,是大阿哥的表兄。
“你以前不都自己看账本,怎么突然要找人帮忙?”乾隆把永琏叫到养心殿,严肃地问。
“儿子想把看账的时间省下来读书。”永琏道:“儿子现在也能读懂《史记》了。”说着还一副求表扬的样子。
乾隆捏了捏儿子的胖下巴,“这也值得骄傲?你大哥人家都不好意思说。”他说着又严肃下来,“你大哥知道你身边缺人手,就引荐了他表兄?”
永琏摇头,“大哥都不认识他表兄,那天在阿哥所碰见了,还是我跟他介绍的。”
“那怎么想着用他?”乾隆好奇。
“因为额娘说大哥的舅舅家日子过得艰难,儿子正好缺人,看到隆普递上来的名单里有他的名字,就选了他。”永琏道。
乾隆闻言,微皱的眉头舒展开,皇后仁善又细心,不仅对永璜视如己出,还帮着照应他母家。
有皇后在,自己真是省了不少心。
现在又多个同样仁善的永琏,还好永璜是个老实孩子,否则乾隆绝对不会让他母家的亲戚在永琏身边当差。
十一月二十五,太后圣寿,前两天乾隆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在重华宫,也就是以前的乾西四所摆了宴席,请太后去热闹热闹。
只有皇后,贵妃、娴妃三人在旁伺候。
乾隆还是宝亲王时,也曾请额娘来乾西四所用过膳,但是只有一次,就是永琏满月的时候。
汗阿玛得了嫡孙高兴,才答应下来,其他几个孩子出生,汗阿玛都没同意。
现在终于不用顾忌那么多,乾隆就很想再体验一下请额娘来家里用饭的感觉。
乾隆登基后,乾西四所重新修缮过,太后由众人陪着逛了一圈,逛到永琏的屋子时,不由笑道:“要是永璜、永琏也能来就好了,也不知道他俩还记不记得以前在这儿生活过?”
“大阿哥肯定记得,二阿哥在圆明园住的久,估计对这儿印象不深。”贵妃笑道。
“永琏肯定记得,他小时候在院子里玩秋千,还摔了一下。”乾隆笑道,他说完就命人去尚书房叫俩儿子过来,陪着太后一起进宴。
永璜、永琏平白多出半天假期,高兴的不行。
兄弟俩说起在尚书房的趣事,逗得太后笑个不停。
俩小孩还跑自己以
前生活过的屋子看了看。
永璜站在自己的屋子里,不由想起额娘。
小时候额娘就坐在窗下,安静的做针线,听见自己叫她,抬头看过来,神情温柔。
永琏走进屋,看见大哥怔怔出神,便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富察额娘在天有灵,知道大哥如今读书用功,弓马娴熟,还会用火铳,一定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