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甚至在想,要不给永璜安排个蒙古的福晋得了。
这种事还得和皇后商量,皇后很心疼永璜这孩子,觉得娶个蒙古的福晋委屈了他,倒不是说蒙古福晋不好,就是蒙古福晋的娘家看似高贵,其实在朝中说不上话,再加上永璜生母早逝,富察家又是内务府的人,永璜以后想在朝中立足,连个能帮衬的人都没有。
她就说这件事先不急,等她细细打听着。
“时间过得可真快,一转眼永璜都快十一岁了。”乾隆叹道:“咱们钮伦翻过年也八岁了。明年朕打算让科尔沁那边选几个年龄合适的小台吉到京城来,留在宫中教养,从中给钮伦选个合适的额驸。”
这事儿前两年乾隆就和皇后商量过,大清公主要抚蒙,这是公主的责任,但他又舍不得女儿受苦,索性让蒙古到京城来当差。
但皇后之前只以为是给额驸在京城安排个差事,这怎么还要早早接到京城教养,还要接几个,从中挑选。
“科尔沁那边能答应吗?”皇后印象里,科尔沁蒙古还是有些地位的,那些札萨克一个比一个牛。
乾隆哼了声,“他们不敢有什么意见,能尚公主是他们的荣幸。”
时代变了,通过几代联姻,现在科尔沁和爱新觉罗家绑得十分紧密,许多科尔沁亲王身上都留着爱新觉罗的血脉,他们哪儿还会有异心?
别说科尔沁,连喀尔喀现在都很老实。
“明年就考虑这事儿,是不是太早了?”皇后迟疑。
“不早,咱们钮伦知书识礼、才学过人,额驸总不能是睁眼瞎吧?”乾隆道:“早点接到京城,让他们学学诗书,以后小两口才能有共同语言。”
皇后:“……”
皇后一边觉得这样不妥,一边又为女儿高兴。
乾隆见皇后不说话,就道:“这件事你不必操心,朕给钮伦选额驸,一定选个她满
意的。”
皇后只好答应下来,“皇上费心了。”
“永琏的福晋你也不用操心,”乾隆道:“让朕慢慢挑。”
永琏的福晋就是太子妃,也是未来的皇后,当然要仔细挑选。
皇后:“……”
不能参谋儿女的婚事,这让皇后心里有些失落,不过想到皇上对永璜和钮伦的上心程度,她又安慰自己,皇上选的肯定比自己选的好。
钮伦还不知道,汗阿玛正给自己安排童养婿,小姑娘每日学诗,偶尔和六叔三弟一起玩儿,日子过得无忧无虑。
皇后让纯嫔经常带着孩子到长春宫或者寿康宫坐坐,换个用膳的环境。
纯嫔不懂这其中的缘故,但皇后的吩咐,她只能照做。然后她就发现,小永璋到了新环境,胃口好了不少,自己很快学会了用筷子。
短短一个冬天,小家伙胖了一圈,纯嫔高兴得不得了,跟皇后娘娘道谢。皇后这才告诉她,是永琏的主意。
纯嫔有些惊讶,“难为二阿哥一个孩子,竟懂得这么多。”
“其实这道理也简单,就像有些孩子容易受惊,给他换个房间,或者换床被褥,说不定就好了。”皇后道。
“臣妾记下了。上回二阿哥说不要强迫永璋吃东西,当时臣妾还不太明白,现在想来,因为到了寿康宫,他偶尔挑食,太后也不会说他,永璋反而愿意乖乖吃饭。”纯嫔又有些愧疚,连二阿哥都明代的道理,自己之前竟不知道,让永璋对吃饭产生了厌烦情绪:“都怪臣妾无知。”
“这有什么,第一次当额娘,没经验很正常的。”皇后笑道:“别说你了,就是本宫有了两个孩子,在这方面也没有多少经验。”
纯嫔不知如何感谢二阿哥,就在乾隆跟前说起这件事,夸了永琏一番。
乾隆道:“这道理你这个做额娘的早该想到才是,还有永璋身边的嬷嬷,都是做什么的?还让永琏为了这件事费心?要是永琏那日不放假,没和永璋玩儿,怕是现在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纯嫔只能老实听训。
乾隆把永璋抱起来,“你二哥前儿还关心你来着,知道你不爱吃鸡蛋,专门命御膳房制作一种点心,给你吃的。”
永璋一听鸡蛋就皱皱鼻子,“我不要吃有鸡蛋的点心!”
“你二哥说了,这种点心没有鸡蛋的臭味儿。”乾隆道,但那是永琏想象的,又没吃过,就算真的有,永璋也得老老实实吃。不能让永琏白费心思。
“好像叫蛋糕,现在还没做出来。”乾隆道,他得知儿子竟为了永璋吃饭这件事花心思时,第一反应是有几分不满,应该把精力花在正经书上。可作为阿玛,他又希望孩子们能互相照顾,懂得友悌。
纯嫔一听二阿哥竟然这样花心思,更加感激了。二阿哥可一定要是太子啊,能有这样的太子哥哥,自家永璋可太幸运了。
永琏让小厨房做蛋糕可不全是为了永璋,毕竟他也想吃。天天吃沙琪玛、驴打滚这些,着实有些腻。
他把两种做法都和御膳房说了,让他们自己探索。没过几天,御膳房把两种都做出来了。
蒸蛋糕更暄软,烤蛋糕则香气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