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这件事办成了,对永琏的名声也有好处。日后他登基,就不用像自己一样,想尽办法笼络人心,树立名望了。
六七岁就提倡节俭、心系子民,这样的帝王,百姓们自然爱戴崇敬。
等到上数学课这日,允禄一进尚书房,永琏就主动说,“汗阿玛布置了任务,让我和十六叔公一起完成。”
允禄还以为是让自己教二阿哥什么技能,笑着答应一声,先上课,等把今日要讲的内容讲完,才问永琏要完成什么任务。
这事儿不必避着两位伴读,永琏还要给他们安排任务呢。
他就把自己的提议讲了。
“我认得字不多,还要麻烦十六叔公帮我写章程。”永琏道:“再就是御茶膳房那边,也需要十六叔公派几个可靠之人负责此事。”
允禄皱眉,如此麻烦的事儿,皇上竟然让这么个小豆丁来办?锻炼儿子也不是这么个锻炼法儿啊!
允禄看小侄孙的眼神都有些同情了,小家伙估计只是随口出个主意,谁能想到竟接了这么个任务。
小侄孙是太子,以后可是要继承大统的,这件事若是办不好,有损于他日后的英明形象。
所以这件事一定要办得漂亮,允禄在心里叹气,少不得自己这个十六叔公多操心。
但允禄没料到的是,整件事自己还真就是写了份章程,派了几个人,小侄孙已经把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全想好了。
皇后只是汇报了过年期间两三日宫中浪费的情况,永琏需要知道更丰富和详细的数据。
他先让御膳房那边统计了下五日内各宫送去猫狗房的食物。
又询问御膳房各类食物的存储时长,像米面这些,太后每日份例六升米,二十斤面,整个寿康宫的人吃都未必吃的完。米还好,面食点心基本每天都会做出来,但太后一日顶多吃两碗主食,两三样点心,再除去赏赐的,还能剩下一半。
白糖、油和酱也能剩下不少。
“怪不得寿康宫的点心比其他地方甜,看来是因为寿康宫白糖多,小厨房使劲用不心疼。”永琏皱眉,“这肯定不行,老人家本就要少吃甜食,这样下去不仅浪费,还对皇玛嬷身体不好。”
永璜跟着点头,“寿康宫的菜也比阿哥所的更油腻。我之前还以为皇玛嬷口味如此。”
永琏回想了下,摇头,“皇玛嬷不喜欢吃那些油腻的菜,我上回注意到了,她最喜欢醋烹白菜和一品豆腐。”
永璜一愣,弟弟观察的真仔细,可见他十分关心皇玛嬷,小少年有点惭愧,自己下回一定留意。
永琏观察仔细可不是因为孝心。皇玛嬷,裕太妃和汗阿玛都是长寿老人,上回在寿康宫用饭时,永琏就想观察下长寿三人组都喜欢吃什么,自己也跟着学。
结果三人喜欢的菜各不相同,太后最喜欢大白菜,裕太妃喜欢羊肉,汗阿玛则喜欢鸭子和韭菜炒肉。
永琏决定都尝尝,摄
入丰富的食物,才是最科学的养生之道。
虽然没看出什么养生心得,永琏却记住了三人的口味。或许太后对膳食不满也不好提。
但份例不能减,太后一减,下面的人都要跟着减。嫔位每日才2两糖,再减就不够用了。
寿康宫剩下的白糖,就可以用来另做一些点心。
同理,酱、醋剩余的也拿来烹制卖给百姓的饭菜。
该调查的都已经调查完毕,接下来可以做一次实验。
“……吩咐各宫小厨房,把剩下的食材都送到御膳房,让御膳房拿今日的剩菜做些食物,尽量不要另添食材和调料,看看能出什么来?”永琏一大早起来,边洗漱边吩咐陈福和马瑞。
俩太监答应了,先送小主子去尚书房。安顿好小主子,马瑞就准备去各宫传话。
陈福忙拉住他,“要惊动东西六宫的事儿,没皇上点头怎么行?走,先去禀报皇上。”
第27章第二十七章自己做主
“送去御膳房?”
咸福宫小厨房,主事的赵嬷嬷以为自己听错了。
“是啊,二阿哥是这么吩咐的,剩下的熟食和生食酱料分开装。”马瑞道。
赵嬷嬷更疑惑了,二阿哥才是个六七岁的小娃娃,怎么就管起事儿了?
“您放心吧,这事儿万岁爷点了头的。”马瑞道:“万岁爷不同意,二阿哥能使唤得了御膳房?”
赵嬷嬷一想也是,先笑着答应下来。
咸福宫现在就住着贵妃高氏这么一位主子娘娘,主子身体不好,每顿能进半碗饭就不错了,例菜更是几乎不动,太后和皇上的赏赐还吃不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