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在那一日真正到来之前,她一个都不该信的。
可她又觉得,她似乎可以相信宋澜。
至少从那两个孩子身上,她看到了他的担当。
柳惜瑶不介意不生子嗣,相反,在秀兰催促她早些与宋濯成事,用子嗣来固宠时,她虽知这般才算稳妥,可其实心底始终都有一丝隐隐抗拒。
这份抗拒源于恐惧。
很久前她就知道,母亲当初就是因为生了她,身子才一日不如一日,从前不过休息几日的头疼脑热,后来一躺就是一月。
也正因如此,赵仁在背叛她时,才会用那些不堪入耳的话来揶揄她。
“你自己生不出儿子,便要我赵家基业无子继承?”
每每想到那些话,柳惜瑶就觉痛心。
可这何曾是母亲的错?
不提赵家,便是连荣华县主这般金贵之人,生子时也险些丧命,还落了病根,直到如今,仍会日日犯那头疾。
诸如此类的事,数不胜数,生子于女子而言,本就是鬼门关里闯了一趟,有些人回不来了,有些人回来了,而回来的那些人里,又有几个是毫发无损的?
柳惜瑶从前没得选,她纵是害怕,也得走那条这世间女子都要走的路,可如今,宋澜给了她另一条路。
不必生子,膝下已是一双儿女,却还是正妻之位,便是多年无出,只要她能将这两个孩子教养得好,旁人也只会称她一句贤良淑德,大度宽厚。
如此,岂不是正好,就如宋澜口中说的那样,他们在一起的确合适,极为合适。
回到幽竹院,秀兰得知此事后,原地蹦起,捂着嘴不叫自己喊出声来,只原地不住跺脚,那眉眼间皆是兴奋。
“不生就不生,只要那两个小人儿与娘子亲,娘子的位子就能坐得稳!”
果然,秀兰想的与她一样,比起因为喜欢她才要娶她而言,两人皆是觉得宋澜所谓的合适,才最是叫人心中踏实。
“侯爷与县主那边,他说不必我来忧心,我什么也不用做,只等着他便是。”
柳惜瑶说至此处,脸颊起了一层薄红。
秀兰坐回桌边,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压声道:“旁的不说,大公子这般驰骋沙场之人,有着那股令人信服的气度,你看这才几日,他出手果决又能处处落到实处,比起慈恩堂的那位,我确是更信得过他。”
提起宋濯,柳惜瑶恍然想起一事,忙问她,“慈恩堂可派了人过来询问?”
秀兰摇头道:“没有。”
“没有吗?”柳惜瑶神色微怔。
昨日因她身上沾了猫毛的缘故,只小坐了片刻就离开了,而今日一整日都未曾露面,他也不曾寻人来问。
不过仔细想来,宋濯似乎一直都是这样的性子,你去寻他,他就在那处,你若不寻,他似也无妨。
就如他们二人第一次唇瓣相触的那晚,她起了高热,病了三日都未曾在去寻他,他不也是如今日这般,未曾遣人来问过。
柳惜瑶眼睫微垂,心头又泛起了一丝莫名的酸涩。
“那娘子日后作何打算,慈恩堂可还要再去?”秀兰问她。
“去吧,还是得去的……”柳惜瑶轻叹了一声,抬眼道,“总归不到最后一刻,事情也还是会有生变的可能,不是么?”
“这倒也是,那还是两头都抓吧,可……可万一这中间露了风声,叫哪边知道了可都不得了啊?”秀兰忧心道。
柳惜瑶道:“不会的,二公子向来谨慎,又鲜少外出,他定然不会主动与人提及此事。”
“那若是大公子说了呢?”秀兰越想越觉得心慌,“大公子若当真要娶娘子,这事情怎么都会传到二公子耳中的,到时若他闹起来,可如何收场?”
柳惜瑶几乎没有过脑,听完她这番话就嗤地一下轻笑出声,“不,他才不会闹呢。”
那个人不管遇到何事,都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怎会为了她去与人闹,柳惜瑶实在难以想象那种画面。
“也是。”秀兰虽与宋濯不熟,但从柳惜瑶口中也知道了那人约摸是个什么样的心性,“到底是侯府的公子,若为了一个女子就争来抢去,反倒叫人看了笑话,以那二人的身份地位,应当不会为此事失了体面。”
这番话虽难听,却是实话。
一个远到没边的表亲,又是商贾出身,主动示爱又各种撩拨下,才不过换来一句妾室的口头承诺,又怎会让宋濯这般高高在上之人,为她去与自己的兄长争抢?
柳惜瑶若忧心这个,那才是真的糊涂了。
不过秀兰也提醒她了,事已至此,该是提前做打算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