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县丞严肃的脸上多了一丝高兴。
初见纪状元的时候,就知道他聪明,没想到出去办事也这样利落。
接下来几天里,纪霆基本没怎么出衙门,只是翻看之前的卷宗。
很容易发现,衙门政务每年都在减少。
以前百姓之间有纠纷,还会主动来衙门,现在基本是宗族内部解决。
颇有些私刑大于律法的意思。
而本地的问题也很明显。
缺水,土地贫瘠。
好处是有煤矿,本地人极为勤俭。
而且最北边的一块地,竟然可以放牧。
纪霆这边按兵不动,慈幼堂倒是先来了消息。
衙门说年后四五月份有劳役可用,所以等年后再把情况报上来即可。
没想到院长提前送了情况过来。
说是有几个地方年久失修,一直在凑合,需要修缮。
把什么方位,什么问题都写清楚了,纪霆派人去核查,也确实无误。
这种清晰明了的项目肯定要批。
慈幼堂里住着的孤儿,多是因战乱流离失所的。
老人也都是家人不在的,残疾的不用讲。
所以这几年的人满为患。
每日需要的口粮都不少银钱,全靠院长一个人问县里大户要接济,自然修补不了房子。
院长还有些忐忑,她本就是急性子,在狭小的屋内坐立难安。
这屋里还有七八个小孩,全都病恹恹的,低声安慰道:“婆婆,您休息一会儿吧,太累了。”
院长挤出一个笑:“再等等。”
说完又自言自语道:“他们办事一向拖拉,说不定要等到年后了。”
这么一想,干瘦的院长挤到一个角落,见孩子们都看向她,温柔道:“睡吧,明天给大家熬小米粥喝,加点猪油。”
天愈发冷,要吃点荤腥的。
一个小朋友探出脑袋:“婆婆,能加红糖吗,一点点就行。”
院长笑:“可以。”
外面的雪还在下,院长不放心,又出去转转,确定屋檐下的稻草进不了雪。
等她老人家再躺下时,孩子们已经睡了。
十月初九,天蒙蒙亮。
纪阳敲开慈幼院的门道:“这是给你们院长的文书。”
说罢他就要离开,没想到那院长早就起来,立刻接过文书去看。
只见上面大写了同意二字。
也就是说,年后慈幼院几个破损的房屋,就能修好了。
到时候还能容纳更多人。
纪阳挠挠头,既要离开,又被院长婆婆喊住:“吃早饭了吗,要不然吃一口?”
纪阳确实还没吃,不过他拍了拍胸前的肉饼:“厨房烙了肉饼,我办完事路上吃。”
这话一出,一群小朋友都看过来。
纪阳傻眼,等他离开时,三张饼子全都分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