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殿试的第一课,学的竟然朝廷的水有多深。
纪霆把文章顺利写完,等着收卷。
只一道策论,皇上给了一个时辰时间,足足够了的。
当然,这期间皇上并不会一直都在,只是等收卷之后,他跟重臣们再回来。
不过收卷的时候,很多进士还意犹未尽,总觉得自己没写够。
纪霆扶额,正好跟田俊,李三枝,还有郑平互相对视。
袁秉亮跟万岑明显也有思考。
再看其他人,稍微年长些,甚至因举人身份,在家乡做过书吏,甚至做过小官的,都察觉出问题。
只有些年纪尚小,涉世不深的,觉得是个提建议的好机会。
甚至还有人在整齐队伍的时候,偷偷问纪霆:“纪会元,你写了什么策,让我们都听听吧。”
纪霆摇头。
他并未写什么。
而且他也不指望做状元。
不是自己才华能力不够。
是如今的情况不对劲,不能走错一步。
纪霆面色如常,甚至带了丝微笑,不过跟他爹对视一眼,明显看出他爹眼神中的担忧。
这就是父子都在朝中为官的好处吗。
他外祖跟舅舅面色也不大好,都看向他。
方才还好好的。
突然就又有了变化。
纪霆只当做不知,再次带着众人行礼,然后等待大殿上阅卷。
之前不管小考大考,阅卷都是私底下进行的。
这种当场阅卷,甚至分为三六九等的阅卷,实在让人揪心。
尤其是一甲前十的文章,全都交到皇上手上,名次基本就是他跟首辅,以及翰林大学士等人排名。
再往下也差不多。
反正给他们阅卷的官员,是很多进士头一次接触这么大的官。
别看他们贵为进士,但在这大殿之中,依然渺小。
阅卷的时间并无时间限制,只看皇上等人的心情。
大臣跟皇上的动作,被远远的进士们偷偷瞄着。
只见三甲进士里有五六篇文章被递到二甲那里,看样子排名有所变化。
二甲学生里,也有递上到皇上手边的。
当然,殿试的一甲只有三人,二甲有三十人。
其他都是三甲。
总体来讲,多数人的名次都要往后走。
看着皇上手边的文章,一篇篇往下传递,不少人的心也一点点凉下来。
往下递的不仅是文章,也是他们的排名。
斟酌再三,那案上只会有三个人的策论。
这就是一甲前三。
多数人的命运都在下面放着。
不少人看向纪霆,眼里带着说不出的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