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三甲里,若是有格外突出的,才能往上递。
而且这殿试只糊名,不誊抄。
若是有人认出学生字迹,那也不足为奇。
毕竟到了殿试这一关,多还是显示皇上恩德,对其他的并不算在意。
这也是之前为何说,纪霆能不能得状元,全看皇上愿不愿意给这个面子了。
毕竟殿试基本都看皇上的。
再加上纪霆有真本事,什么文章都能写。
大家都没注意的是,程首辅看了看皇上,没怎么说话。
皇上也不如刚看到纪霆文章时那么高兴。
而下面新科进士们,终于听到考题了。
殿试只用写一篇策论即可。
而这次策论题目翻译一下,竟然又重复了会试最后一道时务策的内容。
虽说说话方式不同。
但大概意思还是那句话,如今的秀才举人过多,以及过于注重经义,应该如何解决。
别说准备考试的进士们傻眼了。
就连场上的官员们,都觉得这题目不对劲。
重复出题,为何啊?
如今的读书是多,但也不至于警惕到这种程度吧?
除非说皇上另有深意。
再看程首辅跟皇上的表情,大家都不敢说话了。
纪伯章倒是看看他们,似乎想到什么事情。
纪伯章的敏感度自不用说,朝中不少人渐渐意识到问题,逐渐沉默下来,看向考场上的进士,不知道在想写什么。
但场上最焦急的,肯定还是这些进士们。
到底为什么啊!
为什么同样的时务策要考两遍?!
是他们之前答的不对吗。
那怎么答,才能让皇上跟大人们高兴?
想到这,大家偷偷看向纪霆。
虽然都是偷偷看的,可大家一起的话,那就太明显了。
这就好比一场考试,已经有了标准答案的考试,现在再考一遍。
请问你会怎么办?
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再写一遍。
还是靠近标准答案,抄一抄呢。
虽然不是全文抄,很多新科进士虽然看了纪霆文章很多遍,却不是不可能照抄的。
可是一样的考题,都能换一种出法。
那同一种意思,也有不同的写法。
大白话就是。
直接照抄纪霆文章?
不可能。
但他们可以抄中心思想,然后写一篇差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