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市面上都有卖的,但很多东西还需要自己再添置。
会试同样连考九天。
而且考试内容压力更大,管的也更为严格。
今年是礼部尚书做主考官,就连监临官至少也都是翰林大学士。
巡逻的侍卫则是皇宫守卫。
这般情况下,多数人的压力会极大。
同考场的考生们,也从之前的同窗,变成各地的举人。
都是各地前几十名。
也就是各地优中选优出来。
大家都是天之骄子,却也要评出一二三四。
如此残酷的考试,其实是不能多想的,否则晚上很容易失眠。
一直到三月份。
京城大小寺庙道观的香火鼎盛起来。
不少人都去里面祈福,希望让考生有个好成绩。
在这期间,纪霆的文章被传阅多次。
有的叹服他的文采,有的不喜欢他的炫技跟锋芒。
可无一例外,都拿他当竞争对手。
甚至有个地方解元放话说:“世人都说,此次会试,他纪霆名次肯定极高,我却不信,我也要压一压他。”
“对啊,江西的解元,江浙的解元,哪一个不比他强?”
“北人科举一直不成,已经许多年了,国子监出不来好学生,也许多年了。不可能那么快出成绩。”
这般话也不是作假。
南正国最近一二十年里,科举成绩最好的,还真是南方那边。
一个因为那边经济发展的好,印刷业发达,学习成本就降下去了。
二是那边人多,竞争压力极大。
还有人统计过科举最艰难的几个地方。
第一是贵州,第二为江西。
故而这两个地方出过的状元不少。
剩下排序便是浙江,陕西,河南应天等地。
不过这些年来,云南那边的科举竞争也在增加。
其实不难看出,要有人,也要经济条件好。
当然也有内地学生去边疆冒籍科举的。
总之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
各地的科举之争,讨论的也尤为迅猛。
但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大家会一起嘲笑国子监没有好学生。
纪霆听青竹他们讲这些八卦的时候,听得津津有味。
这难道就是祭酒急着改革的原因?
国子监啊,天天被各地考生笑话,作为校长不难受才怪。
外地的考生跟京城考生肯定不同。
这里的学生深知纪霆这么多年的实力。
外面考生这跃跃欲试,这并非是什么不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