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乡试,果然与众不同啊。
不过说起印书,纪霆抽空找了祭酒,想问问雁门关一带印书的事。
祭酒联系过当地学政。
那学政对此却没什么想法,只说当地学生不少了。
至于那些穷苦人家买不起书,也没什么办法,毕竟书确实贵。
在当地开印刷作坊的话,又不划算。
故而一直悬而未决,只能让客商捎书过去,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纪霆这会儿再问,祭酒道:“兵部周大人也联系了人,但那边的情况确实不算好。”
位处边关,都没什么钱,只能让人运书过去,再给书商一些便利。
纪霆颇为遗憾,但知道大家已经尽力。
只是有些愧疚花老板。
花老板同样被请到谢师宴上。
他倒是摆摆手:“没办法,这问题确实很难解决。”
他都想回老家开个印书作坊了,可惜大家都知道,这是稳赔不赚的买卖。
家中还有老小的花老板,自然不能不顾家人,径直去做这种事。
雁门关一带书籍短缺的事,只能暂时搁置。
国子监的谢师宴则要开始了。
国子监改革之后的第一次乡试。
参加今年乡试的考生共计十七人,十七人全都考中,甚至包揽前六。
这般好成绩,足以让他们打开国子监大门,让纪家来办谢师宴。
陈夫子等人极为高兴。
就连祭酒,司业,博士等人都出现了。
对纪霆等人更是赞不绝口。
纪霆他们值得啊。
平日里不管读书做事,都是国子监学生,甚至天下学生的榜样。
有他们撑场面,再有卓夫人的能力,谢师宴办得既体面又庄重。
夫子学生都热泪盈眶。
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总算有结果了。
不少人都说,不仅今年京城乡试质量极高,各地文章水平都有增强。
这便是国子监这几年的努力成果。
等到谢师宴散了,国子监夫子们还在感慨。
不过纪霆等人再休息十天半月,就要重新回来,备考明年的会试。
现在已经九月份。
会试从三月初九开始,满打满算不过五个月时间。
乡试是个小范围的考试。
会试,却要跟天下英才一起比。
其难度不言而喻。
就算是纪霆也要努力备考。
毕竟他现在的情况,争的不仅是上榜,更有名次。
没办法,对待天才就是这么苛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