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是天下间读书最好的少年人,能不厉害吗。”
“就是,这么看来,咱们老百姓也不比这些贵族子弟差。”
“还是皇上慧眼识英才,召了这么多贫而好学的学生过来,听说国子监学习风气都好了不少。”
而皇宫里面。
皇上也为这事高兴。
别看会试临近,他还是抽空多关注了国子监。
如果说,之前召纪霆来京城国子监,说以正国子监读书风气,是句虚言,谁也没当真。
可人家真正做到时,自然让皇上感到惊喜。
就像甲方提了一个,自己都觉得无理的要求,可你不仅做到了,还做得尽善尽美。
这谁不惊喜啊。
还好皇上这位甲方不算太刻薄,帮着顶住许多压力,不让其他人打扰国子监监生。
而且平民学生的胜利,足以证明在民间挑选英才,确实没有问题。
当然,如今只是口头跟行动赢了。
还有一件事若也成了,那皇上对于国子监的改革,必然会无往不利。
“监生们的成绩跟文章。”
如今国子监五十六个人,要看看他们的文章优劣,来确定此次改革的成果。
朝中各势力几次交锋下去,基本形成默契。
今年会试大概在五月之前彻底结束。
等会试结束之后,再回头看国子监监生二月,三月,四月,这几个月的月考排名,以及各自的文章。
到时候,国子监的改革才能看出端倪。
皇上对首辅还道:“以前心里还没底,如今却是觉得可行的。”
纪霆啊纪霆,你可真不愧是纪伯章的儿子。
不对,比纪伯章还有一项好处,那就是人人都听你的。
这般天赋,可不是谁都能有的。
首辅对纪霆倒是颇为复杂。
一方面欣赏他的能力,一方面又担心他太像他爹。
好在现在看来,纪霆跟他爹纪伯章,还是不一样的。
接下来,就看最近三个月的成绩吧。
首辅从皇宫出来,又让人递消息到国子监司业处。
“等会。”首辅喊住管家,“再去户部走一趟,问问今年治水的款项可有批复。”
卓侍郎的儿子卓大人,就在外面管着今年的河堤修建。
而这卓大人,正是纪霆的亲舅舅。
首辅这么一问,便是帮纪霆舅舅的忙了。
修河堤这事,没钱寸步难行。
早点批复,那边更好做事。
手下暗自心惊,当下又觉得纪霆这个子弟可真是厉害,小小年纪,就能帮家里做事了。
不过接下来几个月里。
就看他成绩如何了。
这方面若能胜过阚文彦,那才是真本事。
提起阚文彦,京城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