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给夫子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听说他们的夫子为先皇时的进士,今年五十六了。
之前在外做官,身体不算太好,这几年就留在国子监,算是颐养天年。
身为进士,还正儿八经做过官。
等于要学识有学识,要实践能力有实践能力。
这样的夫子,放到宜孟县里,都会被抢疯了。
可在国子监,却并不突出。
因为还有其他夫子,甚至还在朝廷任职,只是有课的时候来一下。
朝廷命官给你讲课。
这感觉能一样吗。
四人满怀期待进入广业馆右堂。
本来以为他们来得不算早。
谁料里面空空荡荡的,守门的差役打了个哈欠:“随便找位置坐即可,今日是李夫子的课,管得不是很严格。”
差役说完,意识到眼前几个人似乎不大一样,又改口道:“李夫子人很好,不用紧张。”
说着,还偷偷看了一眼纪霆,明显知道外面的传言。
纪霆并未说什么,只选了第一排的位置,直接坐下来。
他可是要好好学习。
都说了三年后要中举,他可不是说大话的人。
有些事要办,这书同样要读。
万秀才三人显然把纪霆当主心骨,同样坐到第一排。
那第一排五个位置,竟然已经坐了四个。
放在之前,可是从未有过的。
毕竟很多时候,这里的学生根本不来上课,后面几排能坐满,已经很不错了。
此地的夫子杂役等人,都习惯的。
杂役都为李夫子感到高兴。
终于有学生坐前排了!
纪霆他们坐定之后,已经接近辰时正刻,也就是正式上课的时间。
但这广业馆右堂,还是只有他们四个。
等到李夫子慢悠悠过来,下意识揉了揉眼睛。
四个学生?
还坐得这么端正。
再看他们的书籍笔墨,带得又很齐全。
他不是还没睡醒吧。
李夫子来的时候,其实将信将疑。
他自然听说纪霆的事,也知道有三个贫家子弟来了国子监。
只是能坚持多久,又是个问题。
李夫子心里想着,面上却不会表露出来。
不管能坚持多长时间,能学进去即可。
李夫子温声问了四人的进度,又问了他们读了什么书,除了本经之外的积累有多少。
他们当中,纪霆的积累自不用说,这一年来,把他书房里的藏本读了七七八八。